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今年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诞辰250年。虽受疫情影响,但世界各地的音乐团体还在酝酿着举办纪念活动。明天是2020年劳动节,为纪念伟大的音乐家,“劳动”的机会来了,同时也受这次全球性的文化艺术活动感染,赶紧完成“作业”:第一次听古典音乐讲座的经历。
改开启动的八十年代初期,全国上下犹如打开了面向世界的窗子,新鲜空气铺天盖地。学子们的求知欲望特别强烈,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看,懵懵懂懂的,一时间不知学什么好。社会也顺应时代,随波逐流地推出了各种补习班,提高班,甚至与学生无关的服装裁剪班的广告也贴到校园里,搞的广告栏前总是人头攒动。
一天,在美院上学的同学告之了学校要办一场以贝多芬的古典音乐为主题的讲座,特意邀请我参加。对贝多芬及其他作曲家的了解也只停留在文字上,置留在长辈的只言片语中;一直以来都想多加了解,可就是没地方听,更没人讲,特别是专业老师,机会难得,喜出望外。
当时对古典音乐、交响乐、作曲家等来自西方的文化,对禁锢已久中国社会是那么的高深莫测,被称之为高雅音乐(出国后才知这称谓是国人专用的,西方音乐没有高雅一说,只是形式不同),远离生活,远离大众,甚至带来异言;但对向往知识、好奇感强烈的年轻人却有超乎寻常的吸引力,许多人从未接触,更不用说听专门的老师讲课,大有求之不得。
讲座是在一间条件简陋的大教室进行,没想到来这么多的学生,来晚了只能站在窗外的过道上听。老师姓王,来自音乐学院。他手提一台三洋牌单卡(只能装一个录音带的),一个喇叭的收录机和一些文稿,装束简朴。出国后在多伦多还特意向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的妻子,多伦多每年一次的知名品牌《中西荟萃新年音乐会》的创办人李燕女士请教过这位王老师。
主讲内容是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老师简要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还在黑板上写上了田园交响曲的各乐章名。
这是我第一次听《第六交响曲》全曲。老师讲授方法是分乐章,先讲后听,中间分段讲解,看着计数器倒回来重听,最后把乐章连贯听一遍,加深理解。
老师特意发挥了学生们的优势,即把音乐转换成美院学生都能听懂的画圈,先入为主地让学生们勾画出一处自然而恬静的美景,这对他们来说不难,很快就进入角色,安静地洗耳恭听。没有提问也没有互动,最多也就是在课后,更没有当堂发问的,这是那个年代的学风。对我来说虽不是美术专业,但学过与美术沾边的摄影,老师一讲就能跟上,没有掉队,算是歪打正着吧。
王老师很有教学经验,不讲乐理只讲意境,不讲配器只讲音效,充分调动你的想像力,以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表述。特别是在第一乐章,《初到乡村的愉快心情》时,把画圈都事先展现在你面前,什么时候近景、远景,就连流水、鸟鸣都有事先停顿讲的清清楚楚,再让你听,不同节奏时还打着拍子,俨然一副音乐会指挥的形象,让同学们感受到音乐会的场景,以尽可能多的信息量传递来帮助理解与消化作品。
在乐器的的表现力上还介绍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来主要担当的,不仅讲了音乐还讲了乐器,让没有乐器体验的同学们耳目一新;噢,原来这乐器是发出这种声音的,先建立感性认识。
当时听讲还能懂,因为没有条件多听很快就淡漠了。后来从同学处转录到效果不是很好的带子,这一听就把王老师的讲座串了起来,真是越听越优美,画卷越看越入境;等到有了调频广播,当时称为立体声Stereo,才得到清晰的录音带。把这部交响曲当成背景音乐整日环绕,所以到了今天,只要是只言片语就能立马听出,甚至还能听出个别演奏的音节和强弱差异。
讲座后才醒过味儿来,为什么在美院而不在他处?这是因为艺术有共同之处,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同时也响应了当时“普及交响乐”的号召,那个年代的学生应该不陌生吧。换个场所,看热闹的多,收效不理想。
这次讲座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从站在古典音乐的森林外面,到一下子到走了进去,看到了一棵茂密参天的大树,而要花更多时间来欣赏和品味。对古典音乐也绝不是听一次就喜欢上的,而是长期的积累过程,是与作曲家、乐理、乐器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文化的学习分不开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改开启动的八十年代初期,全国上下犹如打开了面向世界的窗子,新鲜空气铺天盖地。学子们的求知欲望特别强烈,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看,懵懵懂懂的,一时间不知学什么好。社会也顺应时代,随波逐流地推出了各种补习班,提高班,甚至与学生无关的服装裁剪班的广告也贴到校园里,搞的广告栏前总是人头攒动。
一天,在美院上学的同学告之了学校要办一场以贝多芬的古典音乐为主题的讲座,特意邀请我参加。对贝多芬及其他作曲家的了解也只停留在文字上,置留在长辈的只言片语中;一直以来都想多加了解,可就是没地方听,更没人讲,特别是专业老师,机会难得,喜出望外。
当时对古典音乐、交响乐、作曲家等来自西方的文化,对禁锢已久中国社会是那么的高深莫测,被称之为高雅音乐(出国后才知这称谓是国人专用的,西方音乐没有高雅一说,只是形式不同),远离生活,远离大众,甚至带来异言;但对向往知识、好奇感强烈的年轻人却有超乎寻常的吸引力,许多人从未接触,更不用说听专门的老师讲课,大有求之不得。
讲座是在一间条件简陋的大教室进行,没想到来这么多的学生,来晚了只能站在窗外的过道上听。老师姓王,来自音乐学院。他手提一台三洋牌单卡(只能装一个录音带的),一个喇叭的收录机和一些文稿,装束简朴。出国后在多伦多还特意向著名指挥大师李德伦的妻子,多伦多每年一次的知名品牌《中西荟萃新年音乐会》的创办人李燕女士请教过这位王老师。
主讲内容是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老师简要介绍了贝多芬的生平和作品,还在黑板上写上了田园交响曲的各乐章名。
这是我第一次听《第六交响曲》全曲。老师讲授方法是分乐章,先讲后听,中间分段讲解,看着计数器倒回来重听,最后把乐章连贯听一遍,加深理解。
老师特意发挥了学生们的优势,即把音乐转换成美院学生都能听懂的画圈,先入为主地让学生们勾画出一处自然而恬静的美景,这对他们来说不难,很快就进入角色,安静地洗耳恭听。没有提问也没有互动,最多也就是在课后,更没有当堂发问的,这是那个年代的学风。对我来说虽不是美术专业,但学过与美术沾边的摄影,老师一讲就能跟上,没有掉队,算是歪打正着吧。
王老师很有教学经验,不讲乐理只讲意境,不讲配器只讲音效,充分调动你的想像力,以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法表述。特别是在第一乐章,《初到乡村的愉快心情》时,把画圈都事先展现在你面前,什么时候近景、远景,就连流水、鸟鸣都有事先停顿讲的清清楚楚,再让你听,不同节奏时还打着拍子,俨然一副音乐会指挥的形象,让同学们感受到音乐会的场景,以尽可能多的信息量传递来帮助理解与消化作品。
在乐器的的表现力上还介绍这段音乐是由什么乐器来主要担当的,不仅讲了音乐还讲了乐器,让没有乐器体验的同学们耳目一新;噢,原来这乐器是发出这种声音的,先建立感性认识。
当时听讲还能懂,因为没有条件多听很快就淡漠了。后来从同学处转录到效果不是很好的带子,这一听就把王老师的讲座串了起来,真是越听越优美,画卷越看越入境;等到有了调频广播,当时称为立体声Stereo,才得到清晰的录音带。把这部交响曲当成背景音乐整日环绕,所以到了今天,只要是只言片语就能立马听出,甚至还能听出个别演奏的音节和强弱差异。
讲座后才醒过味儿来,为什么在美院而不在他处?这是因为艺术有共同之处,容易理解并产生共鸣,同时也响应了当时“普及交响乐”的号召,那个年代的学生应该不陌生吧。换个场所,看热闹的多,收效不理想。
这次讲座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从站在古典音乐的森林外面,到一下子到走了进去,看到了一棵茂密参天的大树,而要花更多时间来欣赏和品味。对古典音乐也绝不是听一次就喜欢上的,而是长期的积累过程,是与作曲家、乐理、乐器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文化的学习分不开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