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上看跑步有三个要素:鞋子、跑姿和路面。鞋子已经谈过了,现在聊一聊跑姿和路面。
跑姿。正确的跑姿和专业动作,相信网上信息大把的,但不一定适应新手。正如有人说的照猫画虎后反倒不会跑了,原因就在于没有经过长期的基础训练,更没有扎实的功底,动作只能模仿不能实战,基本动作能否在不经意间做出来就是试金石。
有个例子。本人有个捕捉身边人动作的习惯,哪怕是瞬间。不巧的一天,有位黑人小伙儿不知哪来的急事儿,从零点突然暴发般地起跑,嗖的从身旁闪过。余光看清了他的起跑动作:弓身几乎与地面平行,低头目视地面,头顶直冲前方,两腿一弓一蹬,就在水泥地面上像箭一般射出,这动作没的说定是练家。
判断依据是正常人跑动时是面朝前,谁也不会低头,而练家的起跑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截面积和阻力。这就是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常人即做不出来,也更想不出来。这就跟蛙泳额头和肩头哪个先入水;网球挥拍手腕和拍头哪个在前一样,是基本功有与无的分水岭。
作为新手先不要管那么多,难看就难看吧,不鼓励刻意模仿,反正锻炼是为自己又不是表演。只要脚踝、膝盖和腰胯三点没事儿就行,没有疼痛说明跑姿不是大问题,至少落地无大碍,跑姿日后调整也不晚,只要胜似闲亭信步地跑下去就是成功!
说个难看的例子。400米世界纪录的美国奥运会田径选手迈克尔约翰逊,就有着与常人不同的跑姿,上身直直向上,连风阻都不在话下,就是拿金牌了。
虽然战略上藐视跑姿,但战术上要重视落地。这也就关系到膝盖问题,更多人纠结是后脚跟,还是全脚掌落地?不同的视频有不同的说法,网上文章也各有千秋,见仁见智。
落地无非有三种情况:前脚掌、全脚掌和后跟。先别想这么多,各试验几次找到合适的不就得了,现场观察还是全脚掌的偏多,等跑的时间长了再看最有发言权的鞋底就明白了。
鞋底中轴线以外侧有磨损的是正常的全脚掌落地,尽管你是全脚掌落地,实际触地瞬间还是后侧脚跟着地,中轴线两侧都有等同磨损的是后脚跟落地。再看前脚掌,中间有磨损而两侧很少磨损的属正常情况,要是单一侧有磨损的是后蹬脚偏,要注意纠正。
跑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不停地练习,更是个先学习后练习,达到提高的综合体,因此训练往往是个被忽略了的重要环节。
何为训练?
训练是二个完全不同内容的统一体。训,是在有人指导下的学习和练习的过程;练,是在经指导后的自我练习的过程。练习的流程应该是训练—学习—练习。
当年体育老师说今天上训练课,大家就到操场上他教你练;要是说上练习课,他就打个开头,学生就自我“革命”了。
当下出现了二个相反的现象:
一种是疏忽大意的人。他们不学就练,蹬上鞋就跑,抄起拍子就打,根本就没搞清游戏该怎么个玩儿法,全然不顾身体的代价,看了几眼觉得简单就自作聪明地上阵了,忘了越是看似简单的活儿就越难干的定律,更是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铁律抛在脑后,大有看了《南征北战》就能当军长、读了《林海雪原》就能剿匪的态势,岂不知严重缺失了学的环节,最终动作不规范,伤病不请自到。
另一种是预见性强的人。运动启动前一定要请明白人讲道,或听教练说道,再看过来人练道,最后自找出道。几经指点反复模仿,动作逐步纳入正轨,这个路子值得借鉴。
路面。本人经历过七种路面:
土路。风来有尘雨来有泥,特点是路面松软,现绝迹。
三合土路。用白灰、细炉灰渣子与土混合后压实铺设,特点是路面硬,风无尘雨无泥。当年学校的田径场(操场)地就是这样的,穿上钉子鞋跑在上面抓地感很好,跑起来鞋钉带起尘土,真是一跑一溜烟儿,现也绝迹。
碎石路面。在公园里和林区小径上常见,偶尔跑还行,常跑时鞋子里会灌进碎石和砂粒。
越野路面。这是即有土路又有草地,还有碎石、柏油路等的混杂路面,国内那时还没有水泥路面,就是现在也没有,全是铺的瓷砖路。当年只要体育老师说今天要去越野了,同学们就知体育课不在操场上了。
水泥路面。硬的不得了,特点是吸收热量低,在上面越跑越热,烘烤感强。
柏油路面。偏硬,特点是不打滑,吸热值高,气孔密集,对鞋底有反作用力,减轻对身体,尤其是膝盖的冲击。这也是众多跑家乐于此道。建议大家有条件要上种路面。
塑胶路面。不用说是最为高级的,不是随处可见,常人难寻。
柏油路面之所以颇受欢迎,这要从剖面上看有凹凸不平的齿状现象,凹下去的是小坑,凸出来的就是与鞋底的接触面。当鞋子以一定的速度踩踏上去后,这凹下去的坑实际上就被挤压形成一个气囊包,并对鞋底有一个反作用的顶托力,减缓了鞋底对地面的冲击力,也就是说像是踩在了气球上。
另外,在一定的温度下路面会变软,对膝盖有帮助;摩擦系数胜过水泥路面;吸收热量大,对减少体能消耗有利。
找到正路并坚持走下去,对有心人来说不难,难就难在尽可能少地看到“游击队”的影子。
跑姿。正确的跑姿和专业动作,相信网上信息大把的,但不一定适应新手。正如有人说的照猫画虎后反倒不会跑了,原因就在于没有经过长期的基础训练,更没有扎实的功底,动作只能模仿不能实战,基本动作能否在不经意间做出来就是试金石。
有个例子。本人有个捕捉身边人动作的习惯,哪怕是瞬间。不巧的一天,有位黑人小伙儿不知哪来的急事儿,从零点突然暴发般地起跑,嗖的从身旁闪过。余光看清了他的起跑动作:弓身几乎与地面平行,低头目视地面,头顶直冲前方,两腿一弓一蹬,就在水泥地面上像箭一般射出,这动作没的说定是练家。
判断依据是正常人跑动时是面朝前,谁也不会低头,而练家的起跑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截面积和阻力。这就是专业与业余的区别,常人即做不出来,也更想不出来。这就跟蛙泳额头和肩头哪个先入水;网球挥拍手腕和拍头哪个在前一样,是基本功有与无的分水岭。
作为新手先不要管那么多,难看就难看吧,不鼓励刻意模仿,反正锻炼是为自己又不是表演。只要脚踝、膝盖和腰胯三点没事儿就行,没有疼痛说明跑姿不是大问题,至少落地无大碍,跑姿日后调整也不晚,只要胜似闲亭信步地跑下去就是成功!
说个难看的例子。400米世界纪录的美国奥运会田径选手迈克尔约翰逊,就有着与常人不同的跑姿,上身直直向上,连风阻都不在话下,就是拿金牌了。
虽然战略上藐视跑姿,但战术上要重视落地。这也就关系到膝盖问题,更多人纠结是后脚跟,还是全脚掌落地?不同的视频有不同的说法,网上文章也各有千秋,见仁见智。
落地无非有三种情况:前脚掌、全脚掌和后跟。先别想这么多,各试验几次找到合适的不就得了,现场观察还是全脚掌的偏多,等跑的时间长了再看最有发言权的鞋底就明白了。
鞋底中轴线以外侧有磨损的是正常的全脚掌落地,尽管你是全脚掌落地,实际触地瞬间还是后侧脚跟着地,中轴线两侧都有等同磨损的是后脚跟落地。再看前脚掌,中间有磨损而两侧很少磨损的属正常情况,要是单一侧有磨损的是后蹬脚偏,要注意纠正。
跑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不停地练习,更是个先学习后练习,达到提高的综合体,因此训练往往是个被忽略了的重要环节。
何为训练?
训练是二个完全不同内容的统一体。训,是在有人指导下的学习和练习的过程;练,是在经指导后的自我练习的过程。练习的流程应该是训练—学习—练习。
当年体育老师说今天上训练课,大家就到操场上他教你练;要是说上练习课,他就打个开头,学生就自我“革命”了。
当下出现了二个相反的现象:
一种是疏忽大意的人。他们不学就练,蹬上鞋就跑,抄起拍子就打,根本就没搞清游戏该怎么个玩儿法,全然不顾身体的代价,看了几眼觉得简单就自作聪明地上阵了,忘了越是看似简单的活儿就越难干的定律,更是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铁律抛在脑后,大有看了《南征北战》就能当军长、读了《林海雪原》就能剿匪的态势,岂不知严重缺失了学的环节,最终动作不规范,伤病不请自到。
另一种是预见性强的人。运动启动前一定要请明白人讲道,或听教练说道,再看过来人练道,最后自找出道。几经指点反复模仿,动作逐步纳入正轨,这个路子值得借鉴。
路面。本人经历过七种路面:
土路。风来有尘雨来有泥,特点是路面松软,现绝迹。
三合土路。用白灰、细炉灰渣子与土混合后压实铺设,特点是路面硬,风无尘雨无泥。当年学校的田径场(操场)地就是这样的,穿上钉子鞋跑在上面抓地感很好,跑起来鞋钉带起尘土,真是一跑一溜烟儿,现也绝迹。
碎石路面。在公园里和林区小径上常见,偶尔跑还行,常跑时鞋子里会灌进碎石和砂粒。
越野路面。这是即有土路又有草地,还有碎石、柏油路等的混杂路面,国内那时还没有水泥路面,就是现在也没有,全是铺的瓷砖路。当年只要体育老师说今天要去越野了,同学们就知体育课不在操场上了。
水泥路面。硬的不得了,特点是吸收热量低,在上面越跑越热,烘烤感强。
柏油路面。偏硬,特点是不打滑,吸热值高,气孔密集,对鞋底有反作用力,减轻对身体,尤其是膝盖的冲击。这也是众多跑家乐于此道。建议大家有条件要上种路面。
塑胶路面。不用说是最为高级的,不是随处可见,常人难寻。
柏油路面之所以颇受欢迎,这要从剖面上看有凹凸不平的齿状现象,凹下去的是小坑,凸出来的就是与鞋底的接触面。当鞋子以一定的速度踩踏上去后,这凹下去的坑实际上就被挤压形成一个气囊包,并对鞋底有一个反作用的顶托力,减缓了鞋底对地面的冲击力,也就是说像是踩在了气球上。
另外,在一定的温度下路面会变软,对膝盖有帮助;摩擦系数胜过水泥路面;吸收热量大,对减少体能消耗有利。
找到正路并坚持走下去,对有心人来说不难,难就难在尽可能少地看到“游击队”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