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Ad by
  • 最优利率和cashback可以申请特批,好信用好收入offer更好。请点链接扫码加微信咨询,Scotiabank -- Nick Zhang 6478812600。

发霉的唱片

行人

2006-04-14


有机会打扫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却也是会有一些意外的发现。找到一些已经不太阅读的书、不太听的唱片……看书、听音乐的阶段性造成了一些书籍、唱片久而久之到了墙角旮榄。书的话还没有太大的问题,唱片的话却发了霉。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了cd的耐久性的谈论,好像比较有说服力的说法就是:“在某种保存条件下,20-30年……”。事实上,一旦cd由于保存不善,受潮而发了霉的话,即便是将霉点搽除掉的话,同样的位置极容易再次长出霉点来。这是我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了。

现在想来都是当年在他乡工作生活时候的事情了。住的地方是在半山坡上,当时选择这个位子是从这里看山脚下的景色不错。还有远离了山脚下的公路,可以少一些干扰了。这幢两层楼的房子刚造好的时候,当然我也就是那家房东的第一个房客了。没有选择二楼的原因是由于总觉得那样的钢木混合结构的房屋的柱结构的刚性未必大,生性畏惧震动,加之底楼的话还有一个院子,虽然不大,然而却也是植物花草不少……。然而,从自己收藏书籍、唱片的角度来看,也是有问题的选择了。虽然结构力学上的考虑没错,然而生长于平原城市的人,对于丘陵地带的事情确实是完全不知了……房间客厅内的窗户几乎是占了一堵墙的面积 ——特大!周六日静静地坐在家里眼望着窗外的院子发发呆也确实也是一种享受了……窗子虽然大,钢窗的密封程度、隔音程度都是极其好的,外面的响声和房内的音乐都互不干扰,却也舒心。问题是,早晚顺着山坡上下流动的潮气却成了我没有注意的大敌。这样的潮气通过地坪与房内地板的格层渗透过地板,进入到房内…… 就这样,我这些唱片都象是储藏在了浴室里的感觉了。现在想来,我居然当时还没有明白过来,直到多年后回到上海后才想起来,是这个原因了。

当然,唱片如果是经常听的话,估计唱机内转动时所产生的热量还是能够对于霉点的发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的了。那个时期主要是沉湎于 EARLY MUSIC的年代,大部分的EM唱片不会有问题。然而,像大乐队的作品、一些歌剧的片子和钢琴独奏的片子在当时就有了霉点发生。这几年的情况正好反过来了,经常在论坛上受到一些大流的影响,EM也少有接触。以前买下10张片子的话,其中6、7张应该是巴罗克时代的室内乐。而现在这6、7张片子就已经让位给了室内乐和器乐曲了。……

今天找出来发霉的唱片中,几乎都是当年爱不释手的。下面罗列五张:

英国EM音乐界女才子、著名的巴罗可小提琴演奏家MONICA HUGGETT为首的,包括双颈琉特琴、拨弦古钢琴、古大提琴(不是维奥尔琴)组合的科雷里的TRIO SONATA OP.5(VIRGIN的古乐品牌VERITAS 5 45078-2)。

[图一]科雷里的:[Sonate a violino e violone o cimbalo op.5]


乐器都是当时式样的真品和复制品。小提琴的话除了使用羊肠弦不说,琴体、琴弓等完全都和现代的小提琴不同了。科雷里的作品对于后世的影响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不说了。然而,鄙人对于这个OP5确实是偏爱多时……长久没有听了,搽去唱片上的霉点,唱片放进唱机的时候,手多少有些哆嗦起来了……隔壁在看动画片的儿子也感觉到了今天房间里传来的音乐不同一般,把头伸了进来……

虽然LONDON BAROQUE的音乐总是觉得没有70年代荷兰、比利时那群人的演奏深刻,然而普塞尔的12首三声部奏鸣曲却是一个例外。唱片封面的凡·戴克那幅[A LADY OF THE SPENCER FAMILY]也非常般配唱片内容。音乐中出现的两把小提琴也都是17世纪前半叶的真品,琴声确实圆润、层次分明。其实普塞尔的这套作品在巴罗克室内乐创作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点有机会另谈。唱片是HMF(HARMONICA MUNDI FRANCE)编号:901439。另外顺便说一句,这个HARMONICA MUNDI和开普勒的那个自然、美、哲学三者和谐完美展现世界的那个[和谐世界]的HARMONICA MUNDI应该是一个词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唱片牌名……

图2:普赛尔的[Twelve Sonatas of Three Parts]

亨德尔虽然是一位多产的巴洛克歌剧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器乐音乐作曲家.下面的这套片子是1979年成立的德国古乐室内乐组合,虽然是德国组合,然而参与者却大多数来自于欧美其他国家.和其他大多数古乐组合一样参与者都是临时组合而成的.使用乐器当然也都是巴洛克时代样式的古货(或是复制品).

如果要说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什么的话,确实说起来也相当费神.记得美国一位名叫CLAUDE V. PALISCA的著名音乐学者在说到巴洛克音乐的特点的时候,强调的第一点就是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当然,那个时代的音乐作品无论是歌剧,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都会有俨然不同于其前其后时期音乐的特点的.室内乐作品上,通奏低音手法的盛行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之一了.而亨德尔的包括室内乐和乐队作品的器乐音乐则是相当标准的采用了通奏低音手法的.室内乐作品中OP2和OP5等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等都是相当楷模的作品了.三重奏鸣曲在巴洛克时代的盛行和身为巴洛克音乐集大成者的巴赫的三重奏鸣曲作曲的稀少,都是令人感到醒目的.

其实在七十年代,圣马丁乐队的团员们组合成了一个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CHAMBER ENSEMBLE的临时组合,留下了一些亨德尔的TRIO SONATA的录音.其中木管乐器的部分已经在前两年作为PHILIPS DUO再版了,然而精彩无比的弦乐器的TRIO SONATA确没见面再版.当年有幸买下了弦乐器TRIO SONATA的LP唱片,虽然是现代乐器演绎,然而还是爱不释手.听过这个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CHAMBER ENSEMBLE的录音,别的录音也确实听不进去了.当然,同一个组合的木管乐器TRIO SONATA的录音却不太喜欢.是德国人CAMERATA KOLN组合的录音才成了喜好......DHM的古乐唱片是有名的,当然70-80年代的一些古乐录音时至今日依然相当显眼.一些欧洲的著名音乐学者们都在那里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演绎,当然是古乐版的.......

唱片编号:
DEUTSCHE HARMONIA MUNDI GD 77152
G.F.HANDEL: SONATAS FOR WOOD-WIND INSTRUMENTS VOL.1,2
CAMERATA KOLN
图3,4:亨德尔的[SONATAS FOR WOOD-WIND INSTRUMENTS VOL.1,2]



就像人们说真正的海顿在其弦乐四重奏中能够感受到,而真正的蒙特威尔迪则反映在他的牧歌(MADRIGALE)作品上.蒙特威尔迪虽然留下了著名的歌剧[奥费欧],然而他还不是真正的开山祖,同样在牧歌的创作上也不是开先河者.但是从蒙特威尔迪的牧歌作品中可以明晰地感受到音乐风格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代风格的变化.蒙特威尔迪对于后来音乐发展的影响也是决定性的,这一点有机会另外再谈......

蒙特威尔迪牧歌和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完全是风马牛的问题了,然而牧歌和弦乐四重奏相同的地方就在于他并不是针对整个社会的音乐作品.相对而言是针对那些具有相当音乐修养的音乐人的作品.除此之外,和当时其他音乐作品一样,牧歌也没有对于演奏形式作出太多的规定.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特别容易满足那些高级爱乐人即兴演奏的喜好.言下之意演奏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适当考虑即兴的装饰处理,其投入参与感是相当强的.同样,如果将蒙特威尔迪当年出版的首版乐谱放在现代音乐家的面前的话,如果对于巴洛克演奏习惯没有一定的理解,将是无所适从的吧.反过来,那些专门从事古乐研究演奏的人们对于如何演绎蒙特威尔迪也会有离散性相当大的看法的.结果就是各个古乐版本的演奏风格完全不同.说实话,有的时候我一只在想,这或许就是巴洛克时代音乐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了.当然音乐演奏中的即兴性也确实有这样的宽容空间了.当然这是古乐演奏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特点了.

蒙特威尔迪的早期牧歌作品受到GIACHES DE WERT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即便是早期牧歌作品中最负盛名的第三集也是如此.然而也就是这个第三集在当时的音乐风格习惯下,也是超常规和及其创新的.特别是在第二部分中出现的上行、下行八度、六度的跳跃、各个声部高音区有规则的反对称半音阶变化等,都是绝无仅有的。音乐和朗唱的戏剧性效果也是空前的。……

维京唱片公司在被EMI收购之前,专门有一个出版古乐唱片的牌子:就是veritas(拉丁文?)。也就是那个时候veritas出了一批相当著名的古乐录音。其中以ANTHONY ROOLY和EMMA KIRKBY联手的THE CONSORT OF MUSICKE则是veritas牌子下最著名的组合了。当然像后来投奔ARCHIV的GABRIELI CONCORT & PLAYERS和指挥PAUL McCREESH等以前都是在veritas出的名。……当然这张唱片的封面也是精彩卓绝,也是veritas系列唱片封面的风格。这张唱片封面画是文艺复兴后期著名画家PALMA VECCHIO的名为[YOUNG WOMAN IB A BLUE DRESS]的名画。鄙人有幸在十几年前的一次维也纳KUNSTHISTORISCHES MUSEUM的巡回展中看到过真迹,……当然当年看到这张唱片的封面的时候也是毫不犹豫地拿了下来……

唱片编号:
VIRGIN veritas CDC 7 59283-2
图5:蒙特维尔迪的[Il terzo libro de madrigali 1592]

有关巴赫虽然远离了我们的年代,可以让我们全面了解其人其音乐的历史史实也少得可怜.即便如此还是有相当多得逸闻流传至今.其中巴赫与法国宫廷键盘乐器演奏家马尔尚的没有成功的当众演奏竞技就是一个相当有趣的传说了.这件事情鄙人曾在[听曲忆往昔]系列贴子中说到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了.事情发生在德雷斯顿宫廷,而这个宫廷里当时有一群当时闻名整个德国的著名音乐家.就像后来的柏林波茨坦宫廷一样.当然,后者的一些包括CPE.巴赫在内的音乐家群体(后来被称为柏林乐派)则是要先锋的多了.他们的作曲风格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古典乐派.当然是否应该称为洛可可风格,鄙人持怀疑态度.但是其先进性远不是德雷斯顿宫廷的音乐家们所能够比拟的.

即便如此,德雷斯顿宫廷的泽兰卡,皮森泰尔等除了是当时闻名的演奏家,同时作为作曲家留下了浩瀚的音乐作品.这张唱片中所收的一些乐队作品都是与巴赫风格截然不同的.由此让人觉得一个音乐上的巴洛克时代的领域远远大于建筑领域上的,绘画领域上的巴洛克.音乐领域上的巴洛克的地域性,时间性和个性显得更加离散化.巴赫的众多作品能够让人们得到窥测这个世界的一个角度,然而单这些远不能让我们满足.

乐队是德国弗累堡的使用古乐器专门从事17-18世纪音乐演绎的临时组合.在这个德国古乐唱片公司DHM留下了近十张唱片的录音.演奏曲目有姆法特,比伯,罗卡泰里,泰勒曼,普赛尔,亨德尔和巴赫父子的室内乐,乐队作品和器乐作品等.是一只具有相当实力的德国组合. 图6:皮森泰尔、泽兰卡的[Concerti et al.]

唱片发霉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多少会影响这张唱片的寿命。然而,唱片中的音乐既然在当时就有了一瞬的感动,音乐在我心里就不会有发霉和寿命的问题了。美好的东西,依然会难以磨灭的……


2001年9月21日夜。原文曾以[杂念倾吐㈨——唱片发霉了……]之名发表于■[古典音乐论坛]■.
2001年11月3日再次整理。
Sign in and Reply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发霉的唱片
    行人

    2006-04-14


    有机会打扫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却也是会有一些意外的发现。找到一些已经不太阅读的书、不太听的唱片……看书、听音乐的阶段性造成了一些书籍、唱片久而久之到了墙角旮榄。书的话还没有太大的问题,唱片的话却发了霉。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了cd的耐久性的谈论,好像比较有说服力的说法就是:“在某种保存条件下,20-30年……”。事实上,一旦cd由于保存不善,受潮而发了霉的话,即便是将霉点搽除掉的话,同样的位置极容易再次长出霉点来。这是我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了。

    现在想来都是当年在他乡工作生活时候的事情了。住的地方是在半山坡上,当时选择这个位子是从这里看山脚下的景色不错。还有远离了山脚下的公路,可以少一些干扰了。这幢两层楼的房子刚造好的时候,当然我也就是那家房东的第一个房客了。没有选择二楼的原因是由于总觉得那样的钢木混合结构的房屋的柱结构的刚性未必大,生性畏惧震动,加之底楼的话还有一个院子,虽然不大,然而却也是植物花草不少……。然而,从自己收藏书籍、唱片的角度来看,也是有问题的选择了。虽然结构力学上的考虑没错,然而生长于平原城市的人,对于丘陵地带的事情确实是完全不知了……房间客厅内的窗户几乎是占了一堵墙的面积 ——特大!周六日静静地坐在家里眼望着窗外的院子发发呆也确实也是一种享受了……窗子虽然大,钢窗的密封程度、隔音程度都是极其好的,外面的响声和房内的音乐都互不干扰,却也舒心。问题是,早晚顺着山坡上下流动的潮气却成了我没有注意的大敌。这样的潮气通过地坪与房内地板的格层渗透过地板,进入到房内…… 就这样,我这些唱片都象是储藏在了浴室里的感觉了。现在想来,我居然当时还没有明白过来,直到多年后回到上海后才想起来,是这个原因了。

    当然,唱片如果是经常听的话,估计唱机内转动时所产生的热量还是能够对于霉点的发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的了。那个时期主要是沉湎于 EARLY MUSIC的年代,大部分的EM唱片不会有问题。然而,像大乐队的作品、一些歌剧的片子和钢琴独奏的片子在当时就有了霉点发生。这几年的情况正好反过来了,经常在论坛上受到一些大流的影响,EM也少有接触。以前买下10张片子的话,其中6、7张应该是巴罗克时代的室内乐。而现在这6、7张片子就已经让位给了室内乐和器乐曲了。……

    今天找出来发霉的唱片中,几乎都是当年爱不释手的。下面罗列五张:

    英国EM音乐界女才子、著名的巴罗可小提琴演奏家MONICA HUGGETT为首的,包括双颈琉特琴、拨弦古钢琴、古大提琴(不是维奥尔琴)组合的科雷里的TRIO SONATA OP.5(VIRGIN的古乐品牌VERITAS 5 45078-2)。

    [图一]科雷里的:[Sonate a violino e violone o cimbalo op.5]


    乐器都是当时式样的真品和复制品。小提琴的话除了使用羊肠弦不说,琴体、琴弓等完全都和现代的小提琴不同了。科雷里的作品对于后世的影响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不说了。然而,鄙人对于这个OP5确实是偏爱多时……长久没有听了,搽去唱片上的霉点,唱片放进唱机的时候,手多少有些哆嗦起来了……隔壁在看动画片的儿子也感觉到了今天房间里传来的音乐不同一般,把头伸了进来……

    虽然LONDON BAROQUE的音乐总是觉得没有70年代荷兰、比利时那群人的演奏深刻,然而普塞尔的12首三声部奏鸣曲却是一个例外。唱片封面的凡·戴克那幅[A LADY OF THE SPENCER FAMILY]也非常般配唱片内容。音乐中出现的两把小提琴也都是17世纪前半叶的真品,琴声确实圆润、层次分明。其实普塞尔的这套作品在巴罗克室内乐创作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一点有机会另谈。唱片是HMF(HARMONICA MUNDI FRANCE)编号:901439。另外顺便说一句,这个HARMONICA MUNDI和开普勒的那个自然、美、哲学三者和谐完美展现世界的那个[和谐世界]的HARMONICA MUNDI应该是一个词了,一个相当有意思的唱片牌名……

    图2:普赛尔的[Twelve Sonatas of Three Parts]

    亨德尔虽然是一位多产的巴洛克歌剧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器乐音乐作曲家.下面的这套片子是1979年成立的德国古乐室内乐组合,虽然是德国组合,然而参与者却大多数来自于欧美其他国家.和其他大多数古乐组合一样参与者都是临时组合而成的.使用乐器当然也都是巴洛克时代样式的古货(或是复制品).

    如果要说巴洛克音乐的特点是什么的话,确实说起来也相当费神.记得美国一位名叫CLAUDE V. PALISCA的著名音乐学者在说到巴洛克音乐的特点的时候,强调的第一点就是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当然,那个时代的音乐作品无论是歌剧,声乐作品还是器乐作品都会有俨然不同于其前其后时期音乐的特点的.室内乐作品上,通奏低音手法的盛行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之一了.而亨德尔的包括室内乐和乐队作品的器乐音乐则是相当标准的采用了通奏低音手法的.室内乐作品中OP2和OP5等三重奏鸣曲(TRIO SONATA)等都是相当楷模的作品了.三重奏鸣曲在巴洛克时代的盛行和身为巴洛克音乐集大成者的巴赫的三重奏鸣曲作曲的稀少,都是令人感到醒目的.

    其实在七十年代,圣马丁乐队的团员们组合成了一个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CHAMBER ENSEMBLE的临时组合,留下了一些亨德尔的TRIO SONATA的录音.其中木管乐器的部分已经在前两年作为PHILIPS DUO再版了,然而精彩无比的弦乐器的TRIO SONATA确没见面再版.当年有幸买下了弦乐器TRIO SONATA的LP唱片,虽然是现代乐器演绎,然而还是爱不释手.听过这个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CHAMBER ENSEMBLE的录音,别的录音也确实听不进去了.当然,同一个组合的木管乐器TRIO SONATA的录音却不太喜欢.是德国人CAMERATA KOLN组合的录音才成了喜好......DHM的古乐唱片是有名的,当然70-80年代的一些古乐录音时至今日依然相当显眼.一些欧洲的著名音乐学者们都在那里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演绎,当然是古乐版的.......

    唱片编号:
    DEUTSCHE HARMONIA MUNDI GD 77152
    G.F.HANDEL: SONATAS FOR WOOD-WIND INSTRUMENTS VOL.1,2
    CAMERATA KOLN
    图3,4:亨德尔的[SONATAS FOR WOOD-WIND INSTRUMENTS VOL.1,2]



    就像人们说真正的海顿在其弦乐四重奏中能够感受到,而真正的蒙特威尔迪则反映在他的牧歌(MADRIGALE)作品上.蒙特威尔迪虽然留下了著名的歌剧[奥费欧],然而他还不是真正的开山祖,同样在牧歌的创作上也不是开先河者.但是从蒙特威尔迪的牧歌作品中可以明晰地感受到音乐风格从文艺复兴到巴洛克时代风格的变化.蒙特威尔迪对于后来音乐发展的影响也是决定性的,这一点有机会另外再谈......

    蒙特威尔迪牧歌和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完全是风马牛的问题了,然而牧歌和弦乐四重奏相同的地方就在于他并不是针对整个社会的音乐作品.相对而言是针对那些具有相当音乐修养的音乐人的作品.除此之外,和当时其他音乐作品一样,牧歌也没有对于演奏形式作出太多的规定.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特别容易满足那些高级爱乐人即兴演奏的喜好.言下之意演奏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适当考虑即兴的装饰处理,其投入参与感是相当强的.同样,如果将蒙特威尔迪当年出版的首版乐谱放在现代音乐家的面前的话,如果对于巴洛克演奏习惯没有一定的理解,将是无所适从的吧.反过来,那些专门从事古乐研究演奏的人们对于如何演绎蒙特威尔迪也会有离散性相当大的看法的.结果就是各个古乐版本的演奏风格完全不同.说实话,有的时候我一只在想,这或许就是巴洛克时代音乐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了.当然音乐演奏中的即兴性也确实有这样的宽容空间了.当然这是古乐演奏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特点了.

    蒙特威尔迪的早期牧歌作品受到GIACHES DE WERT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即便是早期牧歌作品中最负盛名的第三集也是如此.然而也就是这个第三集在当时的音乐风格习惯下,也是超常规和及其创新的.特别是在第二部分中出现的上行、下行八度、六度的跳跃、各个声部高音区有规则的反对称半音阶变化等,都是绝无仅有的。音乐和朗唱的戏剧性效果也是空前的。……

    维京唱片公司在被EMI收购之前,专门有一个出版古乐唱片的牌子:就是veritas(拉丁文?)。也就是那个时候veritas出了一批相当著名的古乐录音。其中以ANTHONY ROOLY和EMMA KIRKBY联手的THE CONSORT OF MUSICKE则是veritas牌子下最著名的组合了。当然像后来投奔ARCHIV的GABRIELI CONCORT & PLAYERS和指挥PAUL McCREESH等以前都是在veritas出的名。……当然这张唱片的封面也是精彩卓绝,也是veritas系列唱片封面的风格。这张唱片封面画是文艺复兴后期著名画家PALMA VECCHIO的名为[YOUNG WOMAN IB A BLUE DRESS]的名画。鄙人有幸在十几年前的一次维也纳KUNSTHISTORISCHES MUSEUM的巡回展中看到过真迹,……当然当年看到这张唱片的封面的时候也是毫不犹豫地拿了下来……

    唱片编号:
    VIRGIN veritas CDC 7 59283-2
    图5:蒙特维尔迪的[Il terzo libro de madrigali 1592]

    有关巴赫虽然远离了我们的年代,可以让我们全面了解其人其音乐的历史史实也少得可怜.即便如此还是有相当多得逸闻流传至今.其中巴赫与法国宫廷键盘乐器演奏家马尔尚的没有成功的当众演奏竞技就是一个相当有趣的传说了.这件事情鄙人曾在[听曲忆往昔]系列贴子中说到过,这里就不再多说了.事情发生在德雷斯顿宫廷,而这个宫廷里当时有一群当时闻名整个德国的著名音乐家.就像后来的柏林波茨坦宫廷一样.当然,后者的一些包括CPE.巴赫在内的音乐家群体(后来被称为柏林乐派)则是要先锋的多了.他们的作曲风格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古典乐派.当然是否应该称为洛可可风格,鄙人持怀疑态度.但是其先进性远不是德雷斯顿宫廷的音乐家们所能够比拟的.

    即便如此,德雷斯顿宫廷的泽兰卡,皮森泰尔等除了是当时闻名的演奏家,同时作为作曲家留下了浩瀚的音乐作品.这张唱片中所收的一些乐队作品都是与巴赫风格截然不同的.由此让人觉得一个音乐上的巴洛克时代的领域远远大于建筑领域上的,绘画领域上的巴洛克.音乐领域上的巴洛克的地域性,时间性和个性显得更加离散化.巴赫的众多作品能够让人们得到窥测这个世界的一个角度,然而单这些远不能让我们满足.

    乐队是德国弗累堡的使用古乐器专门从事17-18世纪音乐演绎的临时组合.在这个德国古乐唱片公司DHM留下了近十张唱片的录音.演奏曲目有姆法特,比伯,罗卡泰里,泰勒曼,普赛尔,亨德尔和巴赫父子的室内乐,乐队作品和器乐作品等.是一只具有相当实力的德国组合. 图6:皮森泰尔、泽兰卡的[Concerti et al.]

    唱片发霉是一件遗憾的事情,多少会影响这张唱片的寿命。然而,唱片中的音乐既然在当时就有了一瞬的感动,音乐在我心里就不会有发霉和寿命的问题了。美好的东西,依然会难以磨灭的……


    2001年9月21日夜。原文曾以[杂念倾吐㈨——唱片发霉了……]之名发表于■[古典音乐论坛]■.
    2001年11月3日再次整理。
    • 积累和沉淀啊。多少时光和修炼才能有如此境界。仰望高人啊。
    • 谢谢, 又勾起了我对古乐的旧情.... 里面提到的GABRIELI CONCORT & PLAYERS和指挥PAUL McCREESH, 是俺最美好最难忘的音乐会记忆之一, 还说呢, 怎么伦敦随便什么小乐队水平就这么高, 原来也是有名的.
      • 你看,你们都能说上话。我就只有佩服的份。我真是羡慕啊。
        • 羡慕的没有诚意, 还不如不羡慕. :)
        • 上次多伦多免费古乐欣赏该去,绝对值。你下次要留意了。
          • 家里的事情太多。难以脱身。
    • 今天在Sam The Record Man 又花了$180买CD, 这是我一年以内最后一次买CD了.
      不是担心发霉或贬值, 而是最近要搬家整理CD, 发现竟然装了六个纸箱, 搬起来太累了!
      • 干脆免费寄放我家, 再也不用担心搬家累赘, 怎么样?
        • 好啊, 你哪天来把它们搬走?
          • 我offered是寄放, 你"寄"过来, 放这儿;)
      • 你买了甚么? : )
        • 这个店月底关门, 现在所有的CD都20% off. 但好的也没有多少了.
          Fricsay 指挥的莫扎特歌剧: "Die Entfuhrung aus dem Serail"

          Emerson Quartet 演奏门德尔松的弦乐四重奏全集

          Gardiner 指挥Holst 的"The Panets"

          Orpheus Chamber Orchestra 演奏的亨德尔管弦乐作品

          海顿和Boccherini的大提琴协奏曲

          Bryn Terfel 年轻时演唱的舒伯特艺术歌曲

          Alfred Brendel 演奏的贝多芬晚期钢琴奏鸣曲

          Hans Knappertsbusch 指挥的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
          • 20%不算多啊,当年Towers关门时以60% off狂甩,那才叫爽,呵呵。 Sam货架快空了吧,如果是的话偶就不去了。
            • 是的, 他们把能退给厂商的都退了. 剩下的真没什么好的了.
      • 老迷, 我没有的人那么贪. 你需要volunteer帮你unpack吗? 给我这个学习提高的机会吧! :)
        • 好啊. 本老支持你…. BTW, 先放第五和第八张来听听吧. 谢谢先!! :)
          • 等等, 我有空时上传.
            • 多谢; 谢谢先 : )
        • volunteer帮我unpack当然好啊, 只怕这样一来六箱CD的神秘感全没了, 扫了你的兴. :)
          • 友情提醒ro-ro,纸箱有夹层,夹层中间有绝版CD。。。。
            • .
          • 你应当充分相信自己的魅力, "YOURS TO DISCOVER"...
    • 如果将来有一天所有的古典音乐都可以直接download到Hi-Fi上放, 而且音质和现在的CD一样, 我会毫不犹豫(忧郁)地把所有的CD廉价卖掉或送人.
      我近年买了很多CD, 主要还是为了听, 不是为了收藏. 当然买的速度总是比听的速度快, 但这主要是为了解决想听某个曲子或某个演绎而又找不到的问题.
      • 如果将来有一天所有的古典音乐都可以直接植入大脑里, 我就不用耳朵听音乐了, 臆听就行了.
        • 我想起来了 ……. 你,,,,, ....不是会睡着吗? 哈. :)
          • 科技发展到那会儿, 睡着了也可以听. :)
            • 这种功力我还学不起来. 唉, ~~
        • 你这个太浪漫了. 我还是比较现实的: 有一天几大唱片公司都合并了, 所有的catalogue 都online, 直接stream 到多媒体的hi-fi上, 说明书改成录像, 设备带永久会员费, 十万美元起价, 如何?
          • 一次花十万美元, 对我来说是个big commitment, 我还不想卖给谁... :)
      • hi-fi,hi-fi, 我从来就不认为音质是影响音乐欣赏的决定性因素。如果那样的话,施纳贝尔们的录音都得扔到垃圾箱里了; 如果将来有一天所有的古典音乐都可以直接download到Hi-Fi上放, 即使音质和现在的CD一样, 我会毫不犹豫(忧郁)地把所有的CD廉价买下来或...不要钱的搞来..
        • 老想占便宜:)
          • 天地良心,老想占便宜是三吨,我对美嫂从来都是发忽于情止忽于理的.
            • 阿?三吨不在,你就栽赃啊?:)
        • 好. 不过你先把你的CD Player 送给我, 你用Turntable听LP吧. :)))
          • 我现在正在收集老唱片(LP),高级turntable正在旅途中;我发现CD,LP,收音机,一个都不能少.
    • 哪天有时间了一起聊聊收集cd唱片的历史吧
      • (#3739701), 我收藏CD的历史不到三年, 所以还没有太多的感情投入. :)
        • 收集cd唱片我是苦大仇深了,读研时开始买正版CD, 第一张是RMB160的金版卡拉扬80's贝9,回来打开一看,就是说明书上卡拉扬小人头烫了一点金,CD听起来和盗版没区别,哪个恨与悔啊!研究生津贴每月才RMB150啊!!
          • 同情一下. 我一个月的研究生津贴至少还看了场老帕的现场.
            • 现在就容易了,看大家呼悠什么,在网上search,search版本,给cd warehouse打个电话就订了;前段时间还买来一套这个,您老没有吧.,哈哈,唱片永远买不尽.--->
              • 唱片确实是买不尽的, 所以我是想听什么就买什么, 当然有时也会一时兴起买一堆回来结果忘记听了的. 这个感觉我想喜欢买衣服和鞋的女人都懂. ;)
                • 是和买衣服和鞋一个道理,因为想听的(/想要的)永远是想买的那个.
      • 好啊,很想和您见上一面。
        • ottawa chamber music festival
    • BTW, I'm assuming everyone is aware this is 转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