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技多不压身,工到自然成:安省技工证书特训班,点击咨询报名!
Ad by
  • 技多不压身,工到自然成:安省技工证书特训班,点击咨询报名!

4. 阿甘解牛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俺个人觉得,叙事诗要写得好,有几点需要注意。

1. 全局。

对于叙事诗,叙事是基础,而感叹抒情是目的。所以,叙事要力求准确精炼和生动,叙述铺陈是为抒情做准备。而且叙事诗与律绝不同,篇幅长,所以很难每句都很奇峻。这时要追求全篇,不追求个别句子的高俊。一句话,集体的力量更重要。比如老杜的 《石壕吏》,全诗并无特别奇峻之句,但是全诗却生动感人。

实际上,俺觉得以我等才力,有时如果一个句子太高峻,如果下面力量不能相继,可能会白费了。如同唱歌突然来了一个高腔,下面却又哑了。反而不如低调一些,追求全篇的浑厚。

当然,如果才力雄浑,既有篇,又有句,最好。但是。。。。

2. 主次。

一个事件,可能有很多枝枝节节,不可能每个都工笔细写。下笔时一定要有轻重取舍,有的浓墨重彩,有的一笔带过。

比如 《木兰辞》,篇幅颇长,但是对于木兰十年军旅,却只有六句,一笔带过: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作者的重点显然没有放在这里。当然,这6句写得很高峻,俺一直背诵。

再比如老杜的 “人生不相见”,与古人重逢,欣喜异常。但是对于旧日的情谊,只用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就一笔带过,老杜的着眼点显然不在此。

3. 转折

俺个人的感觉,转折对于长篇叙事诗至关重要。一个叙事诗,事件可能有许多部分,必须过渡自然,连接得当,不能生硬突兀。如同溪流蜿蜒,转折要使气脉流畅,自自然然。

俺有时写作时,内核有了,结笔也有了,但是却为了转折伤脑筋,费灯油。如同得了肠梗塞,总觉气脉不顺,经常反复修改,个中辛苦,一言难尽。

举几个例子,说明牛人们如何转折的。比如白乐天长恨歌,前面都是写二人的欢爱,属于 positive ,也是为了后面的长恨做铺垫准备。乐天只用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2句,就转入了 negative. 而且霓裳羽衣曲与前面的丝竹曼舞相扣。实际上,最关键词只有 “惊破” 二字,用得何等精炼承上启下,却硬生生地把诗的格调逆转。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4. 收笔

如同律绝一样,收笔当然也很重要,不然全诗难立。收笔应该力求在叙事抒情的基础上,再进一层,但是话语不必太多,该止则止,使全诗留有余韵。这个俺用老杜的名篇慢慢谈谈。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笔耕枫下 / 【阿甘晃荡】长诗的个人浅见
    听从老君的建议,开个新坑吧。来抛砖引玉,交流一下俺对长诗的浅见和体会。

    “生活就像夹心巧克力。。。” 这是阿甘的名言。大家说俺是阿甘,俺感觉是过奖了。阿甘的境界,我们是遥望而不可及的。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自己的生活不幸福,不是因为我们太笨,而是因为我们都太聪明了。

    既然大家都称俺为阿甘,俺一直使劲想俺和他有什么相似之处,花费了40 分钟,终于 Bingo!

    阿甘喜欢长跑,俺喜欢写长诗。都有一个 “长” 字,赫赫。

    胡扯完毕,言归正传。

    不知何故,俺颇喜欢写长诗。现在静心仔细想想,好像是因为中学时候的影响。俺早就说过,俺是半路和尚,不像小曼,歪歪青春期以前就开始舞文弄墨。所以,俺的最早诗歌影响主要来自中学课本。

    中学课本里面好像律诗,绝句,词都很少,而长篇叙事诗倒是不少,《琵琶行》《三吏》《木兰辞》《孔雀东南飞》等等,都是名篇了。盖因此故,俺最早熟悉和喜欢的是这些篇章。
    • 中学时候和青春期哪个早?
      • 晕倒。石头啊石头
        人家是青春期就开始写诗,俺是中学才开始学习啊。
    • 躺下来看、、、、、、
    • 2. 摸着石头过河
      现在回想,中学时开始喜欢叙事诗,是因为叙事诗一般有故事,诗的主题好理解一些。那时也没有青春期,也没有经历世事,对于律绝等沉郁抽象一些的作品理解不了,所以反而是喜欢这些明白易懂的叙事诗了。

      但是那时多是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许多叙事诗其中的言浅意深,并未完全体会得到。10 多年后重新再读,完全是不同的滋味体会。

      “生活就像夹心巧克力。。。” 一晃近 20 年过去,苦辣酸甜都品尝了一些。有些时候,当一些心情浓得化不开时,或者心中枝桠错综,驱使自己想写下来,但是实在感觉律绝太短,难以削足适履,俺就想到了长篇叙事。

      古人对于律绝的写法有许多论述,但是对于长篇,似乎论述不多 (也可能是俺孤陋寡闻,没有看到)。所以,俺一直都是自己在黑暗里摸索,摸着海石头过河。
      • 你可以拿我磨刀,但是别摸我。。。。。。#¥%^!~
      • 这么多字打下来,还没有完成起兴
        • 对于慢拖来说,很正常滴
      • 慢陀讲生命起源序言只须1000个小时:))))
    • 昏,啊曼的那个评完啦吗?
      • 没有呢,她库存那么多,慢慢来嘛。老草怎么如此性急?
        • 不急成么,第二年才有生命力呀~
    • 哈哈 快去找东南枝去
      • 来人,把驴拉出去杀了,煮了,肉夹馍了
        • 别,我就一打酱油的 你还是继续,摸着海石头过河去吧;)
    • 3. 太极十三式
      俺大概把古诗中的叙事诗总结分类了一下,主要是从篇法。缺漏的部分请大家补充。

      1. 平铺直叙型。比如 《长恨歌》,基本是按照事件的发展平铺直叙。但是乐天有壮采,把全诗写得跌宕起伏,动人心魄,那是别话。

      2. 倒叙型。比如吴梅村《圆圆曲》

      3. 混合型。比如 《孔雀东南飞》。

      4. 以人推己型。这个似乎与上面的可能重叠交叉。

      比如《琵琶行》。白居易在写歌女,更是为了写自己。前面铺陈,花费无数笔墨写歌女的琵琶绝艺,不过是为了相衬其沦落为商人之妇的悲凉,更是为了衬托诗人自己沦落不得志的感慨。中心是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当然乐天才高,前面的铺陈中也峻句迭出,令人高山仰止。

      据说,白居易实际上并没有相逢这么一个琵琶女,所有都是他的虚构,如同写小说一样。这个历来有争论,就此打住。

      5. 问答型。自问自答,或者自问人答。问答型的好处是可以随意转折,便于腾挪。比如老杜名篇《新安吏》《潼关吏》等。

      等等等等。当然还有其他手法,聪明的各位一定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俺就不费灯油了。
      • 太极权慢陀学到精髓了。。。洋洋万言,远古流长。。。
    • 喜欢这个风格,继续继续,好玩
    • 4. 阿甘解牛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俺个人觉得,叙事诗要写得好,有几点需要注意。

      1. 全局。

      对于叙事诗,叙事是基础,而感叹抒情是目的。所以,叙事要力求准确精炼和生动,叙述铺陈是为抒情做准备。而且叙事诗与律绝不同,篇幅长,所以很难每句都很奇峻。这时要追求全篇,不追求个别句子的高俊。一句话,集体的力量更重要。比如老杜的 《石壕吏》,全诗并无特别奇峻之句,但是全诗却生动感人。

      实际上,俺觉得以我等才力,有时如果一个句子太高峻,如果下面力量不能相继,可能会白费了。如同唱歌突然来了一个高腔,下面却又哑了。反而不如低调一些,追求全篇的浑厚。

      当然,如果才力雄浑,既有篇,又有句,最好。但是。。。。

      2. 主次。

      一个事件,可能有很多枝枝节节,不可能每个都工笔细写。下笔时一定要有轻重取舍,有的浓墨重彩,有的一笔带过。

      比如 《木兰辞》,篇幅颇长,但是对于木兰十年军旅,却只有六句,一笔带过: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作者的重点显然没有放在这里。当然,这6句写得很高峻,俺一直背诵。

      再比如老杜的 “人生不相见”,与古人重逢,欣喜异常。但是对于旧日的情谊,只用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就一笔带过,老杜的着眼点显然不在此。

      3. 转折

      俺个人的感觉,转折对于长篇叙事诗至关重要。一个叙事诗,事件可能有许多部分,必须过渡自然,连接得当,不能生硬突兀。如同溪流蜿蜒,转折要使气脉流畅,自自然然。

      俺有时写作时,内核有了,结笔也有了,但是却为了转折伤脑筋,费灯油。如同得了肠梗塞,总觉气脉不顺,经常反复修改,个中辛苦,一言难尽。

      举几个例子,说明牛人们如何转折的。比如白乐天长恨歌,前面都是写二人的欢爱,属于 positive ,也是为了后面的长恨做铺垫准备。乐天只用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2句,就转入了 negative. 而且霓裳羽衣曲与前面的丝竹曼舞相扣。实际上,最关键词只有 “惊破” 二字,用得何等精炼承上启下,却硬生生地把诗的格调逆转。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4. 收笔

      如同律绝一样,收笔当然也很重要,不然全诗难立。收笔应该力求在叙事抒情的基础上,再进一层,但是话语不必太多,该止则止,使全诗留有余韵。这个俺用老杜的名篇慢慢谈谈。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我觉的你干错行了,应该做国文老师
        • 看到了么,学生说到就到了也~~~~
      • 阿甘原是瘾君子。。。中毒真深啊。。。
        • 同感,
          • 痴人说梦。阿甘就这样目不旁视地往前跑,跑,跑,,,,
            • 准备下线了,你又说话,他觉得开心就好,累了,回见,你还是将四害写完吧,
              • 晚安。我才懒得陪那个呆傻之人,让他对这呼呼的北风独自砍去吧。
                • 。。。。。。。。。。。。。。。。。。。。。。。。。:-(
        • 哭。。。。。。。如何戒毒?
      • 学习学习
        • 惭愧惭愧。砖头出来了,等你的金玉呢
          • 惭愧,没金玉,连瓦都没有。
      • 跟在师傅后面学习学习 -pfans(必罗帮主小曼);
        • 不敢不敢。个人浅见,请冰儿多指正批评。
      • 真是高俊之人! 把满盘珠玉散落一地,才华趣味难能匹敌。
        • 咖啡兄谬赞了
    • 5.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让我们认真学习学习老杜这千古名篇吧。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俺觉得,读长诗,一定要静下心来,让自己融入其中,用心去 ”品“,去 ”思“,去 ”感“,才能体会其中的滋味。如果浮躁,长诗可能看不到头就打住了。俺有时心情不静,经常不能读完,就跳过去了。

      此诗平白如话,却感情深沉,许多人都经历过,心中也都有过同样的感慨,而老杜却把它写得荡气回肠,令人唏嘘不已。

      此篇可谓有篇有句,开头 2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开门见山,劈头而来,也是总领全篇。此比兴用得真好,用同在天宇,却从不能同时出现的星辰比喻千里遥隔相望的故交。这句未必是老杜第一个使用,但是却成为老杜的招牌之一。

      也许现代人很难理解为何古人对于分别那么伤感,这主要是因为那时交通,通信都不发达。别说千里相隔,就是几百里,也经常是一别后就音信稀杳,难以再会。如果理解这点,对于老杜之感慨就能够体会其心了。

      但是老杜接下来却没有顺着这个意思写,反而写的是今日欢会的情景,细致绵密,而下笔是何等精炼。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一句话把时空拉到现今。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短短6句,勾勒了20 年间的沧桑变化,令人唏嘘,笔力雄浑至极。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描写细致入微,描写重逢的欢欣和主人的热诚。似乎跟首句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之伤感色调背道而驰。最后只有一句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就这么嘎然收笔。如果细看,这2句是与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相承接呼应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今日的欢聚,反衬明日的落寞。今日欢乐越多,明日的思念和神伤就越多。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多少未说之言在其中,言止而意无穷。

      这就是传说中的 ”背面泼墨,不写而写“ 之神功吧。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这个解读好像没有人认同。
        俺接下来要解读一下 《孔雀东南飞》。

        一直向前跑,不要向两边看,赫赫
        • 正坐在板凳上好好学习那,好 继续
    • 6. 孔雀东南飞,哀声断人肠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孔雀东南飞】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疋,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意,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违我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物物各具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谢阿母,母听怒不止。
      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币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通口。
      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
      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十三教汝织,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知礼仪。
      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兰芝怼阿母,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

      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谓阿女,汝可去应之。
      阿女含泪答,兰芝初还时,府吏见叮咛,结誓不别离。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阿母白媒人,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不堪吏人妇,岂合令郎君?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
      说有兰家女,丞籍有宦官。
      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
      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姆岂敢言。
      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
      谢家事夫君,中道还兄门。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虽与府吏约,后会永无缘。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还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
      言谈大有缘,府君得闻之。
      心中大欢喜,视历复开书。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
      卿可去成婚,交语速装束。
      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
      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
      流苏金缕鞍,斋钱三百万。
      皆用青丝穿,杂采三百疋。
      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
       
      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
      明日来迎汝,何不作衣裳。
      莫令事不举,阿女默无声。
      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厅下。
      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暗暗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
      府吏谓新妇,贺君得高迁。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
      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
      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
      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
      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
      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
      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
      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
      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准备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 打了不少字,一不小心,全没了, 5555.。。。。。。俺还是举身赴清池吧
      • 真是高俊之人! 把满盘珠玉散落一地,才华趣味难能匹敌。 -coffeehouses(咖啡); 10:37 (#4981042@0)
        • 你就会抄袭,让小新来踩你,哼哼
          • 小草八辈子也懒得夸人一回,怎么好踩的,要拔~
    • 7. 常患言语浅,岂如人意深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可恶的肉联坑人害人,这次俺先写好再贴,以免丢失,哼哼。

      ------------------------------------------------------------------------
      《孔雀东南飞》这样的名篇,千古传诵,其篇法,修辞,用韵,比兴等等等等俺就不唐僧了,有兴趣的朋友去网上自己搜寻学习。俺只聊聊自己的读诗体会。

      俺觉得,叙事诗与律绝很不同的地方,在于其篇幅和叙事。很多时候,它并不明说深写,而是不写而写,“让事实说话”。需要用心去体会,才能领悟言浅而意深的地方。

      《孔雀东南飞》,波澜壮阔,荡气回肠,浑然而成,粗看似乎没有什么峻句,但是如果仔细体悟,值得品味的地方多着呢。

      男主人公的母亲,只是一个配角,笔墨不多,但是听听这句话:“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你感觉怎么样?俺的感觉是,这个老太太酷到家了!慈禧,江青,王母娘娘?跋扈刚愎专横之形象跃然纸上,对自己儿子尚且如此,何况对于儿媳?想来半点恩情都没有。

      不止这个,还有呢。“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意,会不相从许。”

      而刘兰芝辞别婆家的一段,更是浓墨重彩。入门以来,勤劳贤淑,与夫君恩爱和谐,却无端被生生拆散,此时此刻,她该是何等的伤心悲凉?但是诗中直接的伤心描写几乎没有,反而是大量笔墨写 “新妇起严妆”。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

      我猜想,刘兰芝的心情也许是心如死灰。虽然身上衣裳光鲜,都是给别人看,也是掩饰自己的内心。这样的严妆,准确的说,是视归如死的“寿衣”。此情此景,何等的诡异和惊心动魄?

      与小姑作别这几句,最是断人心肠。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初来之时,小姑还刚蹒跚学步;今日被休弃遣,小姑已经长得和自己一般高了。其中多少心酸,作者不说,靠读者自己去体味。

      而最后,二人殉情身亡,悲剧也发展到了极点。但是作者如何下笔?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如此惨痛悲剧,作者却冷静客观得可怕,几乎可以用无情来形容。而“举身赴清池”“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几乎有种冷酷的美感。作者何以如此?难道他不惋惜悲恸?显然不是。我想,之所以如此下笔,是因为作者觉得任何语言都太苍白无力了吧,反而不如让事实说话,热不如冷,繁不如简,把空间留给读者自己吧。这样冷酷的笔法,《圣经》里也曾有过。

      好了,这个【阿甘抛砖】到此结束。俺长跑运砖了半天,也没有看到别人来跑步,都沉默是金,叹息。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阿甘对长诗的确是情有独钟,可谓花入各人眼。继续努力,白居易同学在向你招手
        • 羞煞俺了。不过继续学习努力是一定的
      • 再读一遍,俺觉得自己解读得很不错滴
        • 今日才看到这篇。景仰如滔滔江水
          • 过奖过奖。读诗应该以心来读啊。。。
        • 今日才看到这篇。景仰如滔滔江水
          • 过奖过奖。读诗应该以心来读啊。。。 -datura(带刀山贼); 16:44 (#5092439@0) Reply
        • 今日才看到这篇。景仰如滔滔江水
          • 过奖过奖。读诗应该以心来读啊。。。 -datura(带刀山贼); 16:44 (#5092439@0) Reply
        • 早就看到这篇。今日景仰才如滔滔江水
          • LOL太坏了~~~~
            • 你们一直都不说,我不敢呀、、、、、、
              • 呆鹅蔫坏,跟和尚真是同乡
                • LOL
        • 今日才看到这篇。景仰如滔滔江水
          • 过奖过奖。读诗应该以心来读啊。。。 -datura(带刀山贼); 16:44 (#5092439@0) Reply
      • “这样冷酷的笔法,《圣经》里也曾有过。” ---- 俺并非空穴来风
        记得有一期 《读书》杂志上,曾经有一牛人在剖析 《圣经》亚伯拉罕杀子一节所用的文字笔法,读来惊心动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