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八)我的老师黄君纪与陈式太极拳
上次说了一些我的启蒙老师老镖师刘大爷的一些事情,这次想说一下我的第二个老师黄老师的一些故事。黄老师爷爷辈也曾是清末时的清军统帅一方的将领,长辈文人居多,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可惜中学时赶上文革,大学考试取消,通通到内蒙古插队10年,后来返回北京后,已经过了青春年华,只好去了一家冷冻厂当个职工。后来因职业病,腿部严重风湿性关节炎,膝盖明显变形,走路也吃力,加上心脏病等,只能病退回家。
后来,年过40的黄老师为了治病,跟着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的秘书长著名拳师田秀臣的侄子田秋田学习陈式太极拳。以后10余年,通过勤学苦练,反复专研,黄老师终于修成正果,其陈式太极拳打得气势磅礴,在北京陈式太极拳界,可称的上是独树一帜,有开宗立派的大师风范。不过,黄老师为人刚直不阿,心直口快,又不尚名利,不愿抛头露面,连光盘都不愿出,所以知道的人极少。因为我和黄老师住的较近,所以黄老师来到我们这个公园教拳时,我一眼就发现了她打的很好。当时我到处在附近寻找明师,正在犯愁的时候,遇到老师搬家过来,也算是有缘。
开始和黄老师学拳时,老师要求比较严格,所以不太习惯,相处并不融洽。不过,不管老师有事怎样发脾气,但我明白她也是好意,并且教拳虽然严格,但完全是正确的,所以能忍受下来。有不少人,都因为老师的严厉而离开了,或者因不认真学拳,被老师赶走了。但我却因为自己的拳逐渐的提高,更加认识到了老师的方法的正确,并获得了老师的认可。
其实,我们所有坚持下来的人,不管是我这样的年轻的,还是6,70岁的老人,都深深的获益。“老太太”年近70,腰也弯了,患帕金森病,头和手经常抖动,练了今年后,仿佛换了一个人,腰也直了,脸红红的,头和手也不抖了。“半身不遂”,是一个40多岁的男子,走路一瘸一拐,轻度半身瘫痪。练拳2年后,基本看不出异状了。小王,北大研究生,主攻电脑软件,因颈椎病,病休在家,经人介绍和黄老师学拳,半年后病状全部消失,回去上学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大家都因和黄老师学拳而受益。但这些只是健康方面,而在拳术方面,我个人应该是最得到收获的,这是因为黄老师的教拳方法非常独特,并且毫不保守,将所有的东西倾囊相授。而我正好有了一些基础,所以可以较快的吸收黄老师的一些比较深的道理,所以相对来说,理解得到快些。
黄老师教拳,与其一般常见到的教授竞赛套路那样的,只重视外表的体操式机械教学不同。她教拳都是边教拳,边讲拳,将太极拳的最重要的心法,化为最通俗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整个传给学生。这样,大家学拳时,一开始就是从里面开始练,讲究内外和全身作为一个整体来打拳,充分理解和体现太极这个内家拳的与众不同的妙处。这样,学生在学拳架时,就开始练习太极拳的最主要的原理,让初学者直接面对太极内功的学习和锻炼,大大提高太极拳的学习进度,促进其水平的提高。所以,“太极十年不出门”这样的慢功夫,也可以较快的掌握。很快的有气感,并感觉到内气在放松时的作用。体会到“越松越有”的太极拳的较高的境界。
我感觉,黄老师打的拳之所以有排山倒海的气势,被称为“虎拳”,就是她较好的掌握了陈式太极的缠丝力的内劲原则,身形松而沉,拳架柔而开,发力猛而刚。去年夏天,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陈正雷来到多伦多教拳时,我的一个学生参加了他的课。我听了他对陈正雷教拳的描述,证实了我对黄老师的拳的理解,就是将陈式太极拳真正打成内家拳,而不仅仅是过去的那种以技击为优先的拳术或武术。黄老师的陈式太极拳拳,是真正发自内里的高级气功,完全符合太极拳的根本原则。所以,其内力强大,对人体的调节保健作用非常明显。同时经过长期训练,对提升武功也非常有帮助,并将副作用及对身体伤害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黄老师虽然为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的理事,并任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的客座教授教授太极拳,但仍然保持着低调平淡的生活态度,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对太极拳的探求中。每年我回国时,总是要和黄老师学习拳术和交流对太极拳的认识。我们都认为,太极拳不是一个简单的武术,或者健身方法,它更是一个极为科学的体系,包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及对包括对人本身、宇宙及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太极拳是一个“道”,而不仅仅是一个健身或技击的“术”,它的意义远超过简单的跑步、拳击、打球等单纯的体育活动。它的价值,并不神秘,但只有你真正掌握它,感觉到,才能真正的认识到。这是一个真正的宝藏,就看你识不识货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上次说了一些我的启蒙老师老镖师刘大爷的一些事情,这次想说一下我的第二个老师黄老师的一些故事。黄老师爷爷辈也曾是清末时的清军统帅一方的将领,长辈文人居多,也是书香门第出身。可惜中学时赶上文革,大学考试取消,通通到内蒙古插队10年,后来返回北京后,已经过了青春年华,只好去了一家冷冻厂当个职工。后来因职业病,腿部严重风湿性关节炎,膝盖明显变形,走路也吃力,加上心脏病等,只能病退回家。
后来,年过40的黄老师为了治病,跟着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的秘书长著名拳师田秀臣的侄子田秋田学习陈式太极拳。以后10余年,通过勤学苦练,反复专研,黄老师终于修成正果,其陈式太极拳打得气势磅礴,在北京陈式太极拳界,可称的上是独树一帜,有开宗立派的大师风范。不过,黄老师为人刚直不阿,心直口快,又不尚名利,不愿抛头露面,连光盘都不愿出,所以知道的人极少。因为我和黄老师住的较近,所以黄老师来到我们这个公园教拳时,我一眼就发现了她打的很好。当时我到处在附近寻找明师,正在犯愁的时候,遇到老师搬家过来,也算是有缘。
开始和黄老师学拳时,老师要求比较严格,所以不太习惯,相处并不融洽。不过,不管老师有事怎样发脾气,但我明白她也是好意,并且教拳虽然严格,但完全是正确的,所以能忍受下来。有不少人,都因为老师的严厉而离开了,或者因不认真学拳,被老师赶走了。但我却因为自己的拳逐渐的提高,更加认识到了老师的方法的正确,并获得了老师的认可。
其实,我们所有坚持下来的人,不管是我这样的年轻的,还是6,70岁的老人,都深深的获益。“老太太”年近70,腰也弯了,患帕金森病,头和手经常抖动,练了今年后,仿佛换了一个人,腰也直了,脸红红的,头和手也不抖了。“半身不遂”,是一个40多岁的男子,走路一瘸一拐,轻度半身瘫痪。练拳2年后,基本看不出异状了。小王,北大研究生,主攻电脑软件,因颈椎病,病休在家,经人介绍和黄老师学拳,半年后病状全部消失,回去上学了。这样的例子很多,大家都因和黄老师学拳而受益。但这些只是健康方面,而在拳术方面,我个人应该是最得到收获的,这是因为黄老师的教拳方法非常独特,并且毫不保守,将所有的东西倾囊相授。而我正好有了一些基础,所以可以较快的吸收黄老师的一些比较深的道理,所以相对来说,理解得到快些。
黄老师教拳,与其一般常见到的教授竞赛套路那样的,只重视外表的体操式机械教学不同。她教拳都是边教拳,边讲拳,将太极拳的最重要的心法,化为最通俗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整个传给学生。这样,大家学拳时,一开始就是从里面开始练,讲究内外和全身作为一个整体来打拳,充分理解和体现太极这个内家拳的与众不同的妙处。这样,学生在学拳架时,就开始练习太极拳的最主要的原理,让初学者直接面对太极内功的学习和锻炼,大大提高太极拳的学习进度,促进其水平的提高。所以,“太极十年不出门”这样的慢功夫,也可以较快的掌握。很快的有气感,并感觉到内气在放松时的作用。体会到“越松越有”的太极拳的较高的境界。
我感觉,黄老师打的拳之所以有排山倒海的气势,被称为“虎拳”,就是她较好的掌握了陈式太极的缠丝力的内劲原则,身形松而沉,拳架柔而开,发力猛而刚。去年夏天,陈家沟的陈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陈正雷来到多伦多教拳时,我的一个学生参加了他的课。我听了他对陈正雷教拳的描述,证实了我对黄老师的拳的理解,就是将陈式太极拳真正打成内家拳,而不仅仅是过去的那种以技击为优先的拳术或武术。黄老师的陈式太极拳拳,是真正发自内里的高级气功,完全符合太极拳的根本原则。所以,其内力强大,对人体的调节保健作用非常明显。同时经过长期训练,对提升武功也非常有帮助,并将副作用及对身体伤害的危险性降到最低。
黄老师虽然为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的理事,并任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的客座教授教授太极拳,但仍然保持着低调平淡的生活态度,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对太极拳的探求中。每年我回国时,总是要和黄老师学习拳术和交流对太极拳的认识。我们都认为,太极拳不是一个简单的武术,或者健身方法,它更是一个极为科学的体系,包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及对包括对人本身、宇宙及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太极拳是一个“道”,而不仅仅是一个健身或技击的“术”,它的意义远超过简单的跑步、拳击、打球等单纯的体育活动。它的价值,并不神秘,但只有你真正掌握它,感觉到,才能真正的认识到。这是一个真正的宝藏,就看你识不识货了。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