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7岁的男孩,跟着外公外婆,在一个秋日微凉的下午,到达了多伦多国际机场。他已经快一年没见到妈妈了。妈妈先他一年多来了加拿大,安顿下来后,把他们接过来。
偌大的机场显得有些空荡。在小孩子的眼里,这种空荡加剧了他无靠的感觉。他紧紧地拉着外公的手,随着人群走出去,盼着快些见到妈妈。
罄宜焦急地在外等着。儿子一年前来登陆,匆匆十几天就回去了。为了儿子过来,她倾尽所有的能力,买了房子,找好了学校,就等着这一天了。儿子和老人出来了!小家伙长高了些,还是那张圆圆的充满稚气的脸,笑起来缺了两颗门牙。当妈的眼泪不争气地出来了,又是高兴又是爱。
回到家,以往空空荡荡的房子充满了人气。儿子高兴地楼上楼下地跑,从外公外婆的房间,到妈妈的房间,再到自己的房间。妈妈和外公外婆坐在楼下的厅里,眼里充盈着幸福的爱意:有了他们,这个家终于有家的样子了!
罄宜请了几天假,把孩子上学的事情安排妥当。看着男孩背着个书包,上了校车,她松了一口气。将近两年孤独的奋斗终于换来了她企盼的结果。
可是对男孩来说,这一切只是个开始。
加拿大的学校跟中国的不一样,孩子上的那个班只有24个学生,那位灰白头发的女老师有着外祖母般亲切的笑容。尤其对这个刚来的不懂英文的孩子,尤其的耐心。男孩的中文名叫起来有些拗口,老师就给他起了个英文名:Felix。
班上的亚洲孩子不多,只有Patrick会英语和汉语。于是Patrick就成了Felix的翻译,基本上就跟国内的“一帮一,一对红”那种性质差不多吧。
过了没几天,Felix就发现日子不像表面上看来的这么好过。
首先是上课一句听不懂。坐在教室里,看着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课,同学们时而笑时而闹。他觉得这些离自己很远,想掺和却又掺和不进去。知道他听不懂,几乎没有老师向他提问。每节课他就那么傻傻地坐着,想着国内那个温暖的60人的大班,想着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有时候想着想着就犯了困,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下课了,所有人都到院子里玩。他没有朋友,Patrick有时候会招呼他一起。但是他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也玩不到一起去。学校里学生比中国少多了。可他却那么怀念以前的课间休息:大家赛跑似的奔向供学生使用的唯一的厕所。所有的坑都被占满了。外面等着的孩子喧闹着、拥挤着。有时候等到上课铃声响了也没轮到自己,只好憋着再回到教室。那些日子充满了温馨的回忆。而现在呢?
妈妈说,头半年是最难的。过了半年,一切都会好起来。Felix每天就想着妈妈这句话,盼着这半年快一些过去。
可是他不愿意每天就这么傻呆呆地过日子。他在中国活跃着呢!是个小孩头,每天领着一群孩子打打闹闹的。好在这儿的孩子单纯热情,慢慢地有几个孩子开始跟他玩。Felix开始用蹩脚的英语跟同学说话了,也开始有同学邀请他到家里去玩了。
一天,罄宜下班回家,Felix怯怯地跟她说:“老师有一张条子,给你的”。 罄宜瞥了一眼Felix,心中闪过一丝不妙的感觉。打开条子一看,不由得有些慌起来。条子上说,Felix上体育课的时候打了同学,还说了粗口。另外还提到约家长见面谈一谈。做母亲的深吸了一口气,知道自己一直担忧着这孩子,总觉得会有事情发生。这不,事情来了。
她把孩子拉过来,看着他的眼睛。孩子眼神闪烁,躲避着。妈妈尽量平静地说:“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打人呢?”
孩子眼圈有些红,忍了忍眼泪,说:“我们是闹着玩的。他也推了我。可我力气比他大,他被我推到了。他告诉老师了,我就。。。”
罄宜问:“那你为什么不跟老师解释呢?”话一出口,自己立刻觉得不妥,忙拍了拍孩子的肩膀。
孩子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他们都笑话我的英语。”
那天,罄宜深深地为自己忽视孩子而内疚。饭后,母子俩谈了很久。罄宜知道了,孩子因为上课走神被数学老师批评过;还因为跟着别人说Fuck被体育老师罚过(课间不能出去玩)。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开始有自尊了,不愿承认自己的弱项。本来没听懂不了解的事情却梗着脖子说“明白了”。然后偷偷地观察别人,跟着别人做。有时候就学不过来,做错了。其实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自己刚来的时候在加拿大这个社会遇到的问题,孩子正在经历着。而他还不到八岁啊!
过了一天,是罄宜约见老师的日子。副校长牵的头,班主任(Home room teacher),数学老师和体育老师都来了。
孩子的班主任仍然是那位灰白头发的慈祥的老师。她是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耐心而善解人意。她说三个月来Felix很努力地学习,也在慢慢地融入集体。罄宜说了自己的担忧。老师倒是很淡定,说这没什么,会慢慢好起来的。
数学老师是一位中年黑人女教师。有些无奈地摇摇头,说Felix这几个月来上课不是发呆就是走神,最近还添了个毛病:不懂装懂。她说也许是语言障碍导致的这些问题。罄宜承认她说的是事实,这些毛病都存在。可问题的关键是,这位老师似乎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接着就是体育老师了,他是一位30来岁的白人男子,说话干脆利落。一看就是很讨孩子喜爱的那种。他主要说了Felix推搡别人的问题,当然描述了一番前两天把另一个孩子推倒在地上的事情。
罄宜一边听一边想着,心里的想法渐渐地清晰起来。她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慢慢地开口了:“非常感谢你们这些日子以来对Felix的关照。对一个刚到一个新国家新环境的孩子来说,需要适应的东西太多了。我能看出来他很努力,也在不断地学习。对于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我想说一说我的看法。
“首先,对于一个接触英语才三个多月的人来讲,能听懂的话非常有限。基于这样的理解能力,上课走神发呆应该都是可以理解的。咱这儿有人懂意大利语吗?没有?试想一下,把咱们任何一个人放到意大利学校的课堂上,咱们能干什么?
“至于不懂装懂,我认为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正常心理。他们不愿承认自己比别的孩子差,怕被别人耻笑。不懂装懂只是一种掩饰的手段而已。相信等他的语言好起来以后,他会自信起来,用不着装。
“关于打架。Felix说是两个孩子相互推搡闹着玩。只因为对方瘦小,被他推倒在地。而他自己语言不好,没办法向老师解释这一切。这一点我已经跟他谈过了,他保证将来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
罄宜说,自己对Felix很有信心。希望学校的老师们也能多些耐心。再给他几个月的时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那一次的谈话相当的有用。打那儿以后,Felix在学校逐渐地如鱼得水起来: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让Felix回答一些问题,鼓励他参与课堂讨论。体育课本来就是孩子喜欢的课程,跟老师关系一融洽,就更没问题了。渐渐地,Felix拾回了自信,成绩也上去了。
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正是Felix的八岁生日。他跟妈妈说周末想邀请几个同学来玩,罄宜答应了。哇,列出了12个孩子的名字。
那一天下午,家长们陆续把孩子们送过来了。他们将去看一场电影,然后回到家里,吃喝玩乐切蛋糕。
把孩子们送到电影院,罄宜回家给他们准备吃的。订了Pizza,炸了鸡翅,烤了cookies,切好了果盘,取了预定的蛋糕,再把客厅略微装饰一下。就到时间把孩子们接回家了。
孩子们带来了喧嚣和快乐,笑声闹声仿佛把屋顶掀翻了一般。Felix高兴地带着朋友们到前后院看他的滑雪板、自行车,到地下室玩游戏,给他们看他在中国旅游的照片。。。
罄宜充满欣慰地看着这一切。这孩子,终于结结实实地迈出了在加拿大的第一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偌大的机场显得有些空荡。在小孩子的眼里,这种空荡加剧了他无靠的感觉。他紧紧地拉着外公的手,随着人群走出去,盼着快些见到妈妈。
罄宜焦急地在外等着。儿子一年前来登陆,匆匆十几天就回去了。为了儿子过来,她倾尽所有的能力,买了房子,找好了学校,就等着这一天了。儿子和老人出来了!小家伙长高了些,还是那张圆圆的充满稚气的脸,笑起来缺了两颗门牙。当妈的眼泪不争气地出来了,又是高兴又是爱。
回到家,以往空空荡荡的房子充满了人气。儿子高兴地楼上楼下地跑,从外公外婆的房间,到妈妈的房间,再到自己的房间。妈妈和外公外婆坐在楼下的厅里,眼里充盈着幸福的爱意:有了他们,这个家终于有家的样子了!
罄宜请了几天假,把孩子上学的事情安排妥当。看着男孩背着个书包,上了校车,她松了一口气。将近两年孤独的奋斗终于换来了她企盼的结果。
可是对男孩来说,这一切只是个开始。
加拿大的学校跟中国的不一样,孩子上的那个班只有24个学生,那位灰白头发的女老师有着外祖母般亲切的笑容。尤其对这个刚来的不懂英文的孩子,尤其的耐心。男孩的中文名叫起来有些拗口,老师就给他起了个英文名:Felix。
班上的亚洲孩子不多,只有Patrick会英语和汉语。于是Patrick就成了Felix的翻译,基本上就跟国内的“一帮一,一对红”那种性质差不多吧。
过了没几天,Felix就发现日子不像表面上看来的这么好过。
首先是上课一句听不懂。坐在教室里,看着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课,同学们时而笑时而闹。他觉得这些离自己很远,想掺和却又掺和不进去。知道他听不懂,几乎没有老师向他提问。每节课他就那么傻傻地坐着,想着国内那个温暖的60人的大班,想着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有时候想着想着就犯了困,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下课了,所有人都到院子里玩。他没有朋友,Patrick有时候会招呼他一起。但是他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也玩不到一起去。学校里学生比中国少多了。可他却那么怀念以前的课间休息:大家赛跑似的奔向供学生使用的唯一的厕所。所有的坑都被占满了。外面等着的孩子喧闹着、拥挤着。有时候等到上课铃声响了也没轮到自己,只好憋着再回到教室。那些日子充满了温馨的回忆。而现在呢?
妈妈说,头半年是最难的。过了半年,一切都会好起来。Felix每天就想着妈妈这句话,盼着这半年快一些过去。
可是他不愿意每天就这么傻呆呆地过日子。他在中国活跃着呢!是个小孩头,每天领着一群孩子打打闹闹的。好在这儿的孩子单纯热情,慢慢地有几个孩子开始跟他玩。Felix开始用蹩脚的英语跟同学说话了,也开始有同学邀请他到家里去玩了。
一天,罄宜下班回家,Felix怯怯地跟她说:“老师有一张条子,给你的”。 罄宜瞥了一眼Felix,心中闪过一丝不妙的感觉。打开条子一看,不由得有些慌起来。条子上说,Felix上体育课的时候打了同学,还说了粗口。另外还提到约家长见面谈一谈。做母亲的深吸了一口气,知道自己一直担忧着这孩子,总觉得会有事情发生。这不,事情来了。
她把孩子拉过来,看着他的眼睛。孩子眼神闪烁,躲避着。妈妈尽量平静地说:“告诉妈妈,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打人呢?”
孩子眼圈有些红,忍了忍眼泪,说:“我们是闹着玩的。他也推了我。可我力气比他大,他被我推到了。他告诉老师了,我就。。。”
罄宜问:“那你为什么不跟老师解释呢?”话一出口,自己立刻觉得不妥,忙拍了拍孩子的肩膀。
孩子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他们都笑话我的英语。”
那天,罄宜深深地为自己忽视孩子而内疚。饭后,母子俩谈了很久。罄宜知道了,孩子因为上课走神被数学老师批评过;还因为跟着别人说Fuck被体育老师罚过(课间不能出去玩)。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开始有自尊了,不愿承认自己的弱项。本来没听懂不了解的事情却梗着脖子说“明白了”。然后偷偷地观察别人,跟着别人做。有时候就学不过来,做错了。其实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自己刚来的时候在加拿大这个社会遇到的问题,孩子正在经历着。而他还不到八岁啊!
过了一天,是罄宜约见老师的日子。副校长牵的头,班主任(Home room teacher),数学老师和体育老师都来了。
孩子的班主任仍然是那位灰白头发的慈祥的老师。她是孩子最喜欢的老师,耐心而善解人意。她说三个月来Felix很努力地学习,也在慢慢地融入集体。罄宜说了自己的担忧。老师倒是很淡定,说这没什么,会慢慢好起来的。
数学老师是一位中年黑人女教师。有些无奈地摇摇头,说Felix这几个月来上课不是发呆就是走神,最近还添了个毛病:不懂装懂。她说也许是语言障碍导致的这些问题。罄宜承认她说的是事实,这些毛病都存在。可问题的关键是,这位老师似乎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来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接着就是体育老师了,他是一位30来岁的白人男子,说话干脆利落。一看就是很讨孩子喜爱的那种。他主要说了Felix推搡别人的问题,当然描述了一番前两天把另一个孩子推倒在地上的事情。
罄宜一边听一边想着,心里的想法渐渐地清晰起来。她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慢慢地开口了:“非常感谢你们这些日子以来对Felix的关照。对一个刚到一个新国家新环境的孩子来说,需要适应的东西太多了。我能看出来他很努力,也在不断地学习。对于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我想说一说我的看法。
“首先,对于一个接触英语才三个多月的人来讲,能听懂的话非常有限。基于这样的理解能力,上课走神发呆应该都是可以理解的。咱这儿有人懂意大利语吗?没有?试想一下,把咱们任何一个人放到意大利学校的课堂上,咱们能干什么?
“至于不懂装懂,我认为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正常心理。他们不愿承认自己比别的孩子差,怕被别人耻笑。不懂装懂只是一种掩饰的手段而已。相信等他的语言好起来以后,他会自信起来,用不着装。
“关于打架。Felix说是两个孩子相互推搡闹着玩。只因为对方瘦小,被他推倒在地。而他自己语言不好,没办法向老师解释这一切。这一点我已经跟他谈过了,他保证将来不会再发生类似事件。”
罄宜说,自己对Felix很有信心。希望学校的老师们也能多些耐心。再给他几个月的时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那一次的谈话相当的有用。打那儿以后,Felix在学校逐渐地如鱼得水起来: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让Felix回答一些问题,鼓励他参与课堂讨论。体育课本来就是孩子喜欢的课程,跟老师关系一融洽,就更没问题了。渐渐地,Felix拾回了自信,成绩也上去了。
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正是Felix的八岁生日。他跟妈妈说周末想邀请几个同学来玩,罄宜答应了。哇,列出了12个孩子的名字。
那一天下午,家长们陆续把孩子们送过来了。他们将去看一场电影,然后回到家里,吃喝玩乐切蛋糕。
把孩子们送到电影院,罄宜回家给他们准备吃的。订了Pizza,炸了鸡翅,烤了cookies,切好了果盘,取了预定的蛋糕,再把客厅略微装饰一下。就到时间把孩子们接回家了。
孩子们带来了喧嚣和快乐,笑声闹声仿佛把屋顶掀翻了一般。Felix高兴地带着朋友们到前后院看他的滑雪板、自行车,到地下室玩游戏,给他们看他在中国旅游的照片。。。
罄宜充满欣慰地看着这一切。这孩子,终于结结实实地迈出了在加拿大的第一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