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Ad by
  • 推荐 OXIO 加拿大高速网络,最低月费仅$40. 使用推荐码 RCR37MB 可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服务

[转贴]《鬼子来了》:我被姜文杀害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飕飕飕


引子:

手足无措,抓起电话,对感冒中的爱人大叫:"完了!"
"怎么了?!"
"我刚看了一部片子。"
"什么?!"
"我看了一部片子,《鬼子来了》!"

正文:

没想到中国人能拍出这样一部电影,终于能拍出这样一部电影。
让你惊、让你笑、让你怕、让你悲、让你痛、让你叹、让你绝望。
曾经做过这样一道选择题:选一部中国电影去月球。
好几年都在《活着》和《霸王别姬》之间犹豫,只是略微偏向于《活着》。
但从2001年11月27日23时46分起,我有了正确答案:《鬼子来了》。



(一)怀念"阳光"

一直敬佩姜文的那股蛮劲,火热、粗野、执拗。但也仅限于此,一个特型演员而已。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让我开始刮目相看,那是中国唯一一部真正的青春电影。不过,我不属于那个年代,所以只能是旁观式的激赏,而且主要集中在它的手法:用枪战片的速度、力度、音效、节奏来表现少年时代的记忆。

很难忘记马小军翻墙时,镜头总是先有一只特写的书包"啪"地甩上来,突兀、硬实、野性,其撼动力不亚于一枚炸弹落地。还有上下楼梯时镜头的追踪急摇、打架一场戏的快闪、以及那经典之极的望远镜恶意视角、床下偷窥时令人窒息的超低机位。这就是姜式语言:没有由来、无拘无束、激情四射、质朴厚实。

节奏始终是中国电影可看性的最大障碍之一,可以说,在西方大片镜头冲击力与中国男人质朴血性之间,姜文是最成功的结合运用者。

当然《阳光》并非没有缺陷,相反缺陷很是致命,比如马小军从大烟囱中跳下,这本是他最辉煌的一次壮举,然而,始终执意追求马小军主观视角的姜文在这里竟然背叛自己,镜头忽然变为烟囱下其他人的视角,使得这次疯狂举动没有了之前和之后都时刻存在的那种心跳。而这一刹那正应该是心脏的极限考验。窃以为,其实烟囱里黑漆漆,并不需要任何可视性镜头,只需下跳前的心跳音效、跳下时一瞬间的镜头急推,然后黑场+风动音效,就够了。(此类镜头在跳楼或科幻片时空转移时经常用到)

然而这种缺陷在《鬼子》中几乎看不到丝毫痕迹了。

(二)可怕的故事

抗日题材其实几乎已经没办法再拍了,不过是:家仇国恨---誓死从军---英雄烈士三步曲。当年谢晋曾经试图突破,拍了部《清凉寺的钟声》,似乎是想用佛学的慈悲粘合民族的仇恨,但效果牵强造作。此后抗日电影被逼无奈,只能用大制作大场面来吓人,画猫装虎而已。

《鬼子》出人意表,给老三步曲加个头、填个肚、添个尾,抗日主题顿时面目全非,鬼子与村民和平共处,甚至出现鬼子拿糖果逗孩子、军民一家亲、共饮庆功酒的温馨吉庆画面。这不是搞笑,而是事实,一种心理的事实。在今晚之前,这一事实对我而言,一直是天方夜谈、闻所未闻。但它确实是事实。

全民皆兵至少在我的意识中,是民族凝聚力的伟大象征,所有中国人理所当然应该仇日抗日。概念的确宏大壮丽,但每一个活生生的中国人究竟是如何度过那可怕的8年,我有幸没有经过见过,但同时也很不幸地被蒙蔽,更不幸地是理所当然地以为自己知道清楚。深深感谢姜文,让我更深更真地知道了明白了。

如果没有那个神秘"抗日英雄"的指令,村民们怎么会保护那个鬼子?他们求的只是平安。最后把鬼子交出去,同样出于这个目的。至于用鬼子换粮食,小小的贪心而已,人皆有之,无可厚非。实在没有必要将之庄严地上升到"民族劣根性"之类的罪责。没有自保意识,何来御辱之念。电影的深刻之处并不在于此。

牵涉到"民族性"的地方其实是在那些细节:那种战战兢兢、那种郑重其事、那种朴实憨厚、那种愚昧中的小机智小聪明、那种私心与私心的明争暗斗、那种血性冲动后的非理性。

《鬼子》的悲剧不在于该不该保护那个鬼子(这其实无可选择),而在于花的心血实在过多,可能只有中国人才会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脑力去商议、斟酌、犹豫、算计。

说起来,电影甚至与鬼子无关,没有鬼子,还有钱、权、名、色,鬼子只不过是水中垂下的一个钓饵而已,池子只有这么大、鱼却有这么多,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吃,而在于吃得到吗?怎么吃?就算侥幸吃到,上钩后怎么挣扎逃脱?这就是中国人的大学问,活到老,就必须学到老、用到老。

所以,马大山是在同胞的一致裁决下,死在了已经成为战俘的日本人手下。
合理,却不合情。

(三)可怕的手段:

1.在中国电影中,极少看到如此本色,但又入骨的乡土表演。也许多少有一点夸张,但这夸张是必须,否则无法看清那些宝贵之极的丰富细节变化:极度可笑中的无比可悲。这就是我们的父老乡亲啊。姜文和其他演员浑然一体,达到少见的齐整水准。只是片尾吴大维所演国民党军官稍显造作,是整部电影迄今发现的唯一小不足。

2.同样,也极少听到如此本色、同时又针针见血的对白,象一粒粒麦子,饱满、质朴、憨实、滑稽。在逗乐中令人辛酸。

3.有意为之的黑百胶片,是怀旧,但不是对那些"经典"电影的怀旧,而是对那段经典苦难岁月的怀旧,很喜欢,酸苦的气息扑面而来。

4.场景简单到了极限,小得几乎无以立足的村庄,画面多半又困在几间昏黑的破屋里,大半情节都是商议再商议,就在这无休无止的商议里,戏剧性冲突的张力饱满之极,细微层叠的心理变化清清楚楚,这些可亲可爱可悲可叹的农民们朝三暮四的忐忑犹疑时刻揪住人心不放。很惊诧,姜文从何处得来如此纯熟深厚功力?

5.镜头切换依然短促、突兀、甚至神经质,电影情节主要集中在心理冲突,如果不借助此种镜头带动情绪,真的无法卒观。到这部电影,姜文主观镜头的运用已经完全成熟,情感节奏的变幻起伏,流畅自如,已是大师级的水准。也是中国此类镜头语言唯一的大师。(再看张艺谋《摇到外婆桥》,真真不可同日而语。略能相比的,所知只有张元的《东宫西宫》)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Report

Replies, comments and Discussions:

  • 枫下拾英 / 乐韵书香 / [转贴]《鬼子来了》:我被姜文杀害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飕飕飕


    引子:

    手足无措,抓起电话,对感冒中的爱人大叫:"完了!"
    "怎么了?!"
    "我刚看了一部片子。"
    "什么?!"
    "我看了一部片子,《鬼子来了》!"

    正文:

    没想到中国人能拍出这样一部电影,终于能拍出这样一部电影。
    让你惊、让你笑、让你怕、让你悲、让你痛、让你叹、让你绝望。
    曾经做过这样一道选择题:选一部中国电影去月球。
    好几年都在《活着》和《霸王别姬》之间犹豫,只是略微偏向于《活着》。
    但从2001年11月27日23时46分起,我有了正确答案:《鬼子来了》。



    (一)怀念"阳光"

    一直敬佩姜文的那股蛮劲,火热、粗野、执拗。但也仅限于此,一个特型演员而已。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让我开始刮目相看,那是中国唯一一部真正的青春电影。不过,我不属于那个年代,所以只能是旁观式的激赏,而且主要集中在它的手法:用枪战片的速度、力度、音效、节奏来表现少年时代的记忆。

    很难忘记马小军翻墙时,镜头总是先有一只特写的书包"啪"地甩上来,突兀、硬实、野性,其撼动力不亚于一枚炸弹落地。还有上下楼梯时镜头的追踪急摇、打架一场戏的快闪、以及那经典之极的望远镜恶意视角、床下偷窥时令人窒息的超低机位。这就是姜式语言:没有由来、无拘无束、激情四射、质朴厚实。

    节奏始终是中国电影可看性的最大障碍之一,可以说,在西方大片镜头冲击力与中国男人质朴血性之间,姜文是最成功的结合运用者。

    当然《阳光》并非没有缺陷,相反缺陷很是致命,比如马小军从大烟囱中跳下,这本是他最辉煌的一次壮举,然而,始终执意追求马小军主观视角的姜文在这里竟然背叛自己,镜头忽然变为烟囱下其他人的视角,使得这次疯狂举动没有了之前和之后都时刻存在的那种心跳。而这一刹那正应该是心脏的极限考验。窃以为,其实烟囱里黑漆漆,并不需要任何可视性镜头,只需下跳前的心跳音效、跳下时一瞬间的镜头急推,然后黑场+风动音效,就够了。(此类镜头在跳楼或科幻片时空转移时经常用到)

    然而这种缺陷在《鬼子》中几乎看不到丝毫痕迹了。

    (二)可怕的故事

    抗日题材其实几乎已经没办法再拍了,不过是:家仇国恨---誓死从军---英雄烈士三步曲。当年谢晋曾经试图突破,拍了部《清凉寺的钟声》,似乎是想用佛学的慈悲粘合民族的仇恨,但效果牵强造作。此后抗日电影被逼无奈,只能用大制作大场面来吓人,画猫装虎而已。

    《鬼子》出人意表,给老三步曲加个头、填个肚、添个尾,抗日主题顿时面目全非,鬼子与村民和平共处,甚至出现鬼子拿糖果逗孩子、军民一家亲、共饮庆功酒的温馨吉庆画面。这不是搞笑,而是事实,一种心理的事实。在今晚之前,这一事实对我而言,一直是天方夜谈、闻所未闻。但它确实是事实。

    全民皆兵至少在我的意识中,是民族凝聚力的伟大象征,所有中国人理所当然应该仇日抗日。概念的确宏大壮丽,但每一个活生生的中国人究竟是如何度过那可怕的8年,我有幸没有经过见过,但同时也很不幸地被蒙蔽,更不幸地是理所当然地以为自己知道清楚。深深感谢姜文,让我更深更真地知道了明白了。

    如果没有那个神秘"抗日英雄"的指令,村民们怎么会保护那个鬼子?他们求的只是平安。最后把鬼子交出去,同样出于这个目的。至于用鬼子换粮食,小小的贪心而已,人皆有之,无可厚非。实在没有必要将之庄严地上升到"民族劣根性"之类的罪责。没有自保意识,何来御辱之念。电影的深刻之处并不在于此。

    牵涉到"民族性"的地方其实是在那些细节:那种战战兢兢、那种郑重其事、那种朴实憨厚、那种愚昧中的小机智小聪明、那种私心与私心的明争暗斗、那种血性冲动后的非理性。

    《鬼子》的悲剧不在于该不该保护那个鬼子(这其实无可选择),而在于花的心血实在过多,可能只有中国人才会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脑力去商议、斟酌、犹豫、算计。

    说起来,电影甚至与鬼子无关,没有鬼子,还有钱、权、名、色,鬼子只不过是水中垂下的一个钓饵而已,池子只有这么大、鱼却有这么多,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吃,而在于吃得到吗?怎么吃?就算侥幸吃到,上钩后怎么挣扎逃脱?这就是中国人的大学问,活到老,就必须学到老、用到老。

    所以,马大山是在同胞的一致裁决下,死在了已经成为战俘的日本人手下。
    合理,却不合情。

    (三)可怕的手段:

    1.在中国电影中,极少看到如此本色,但又入骨的乡土表演。也许多少有一点夸张,但这夸张是必须,否则无法看清那些宝贵之极的丰富细节变化:极度可笑中的无比可悲。这就是我们的父老乡亲啊。姜文和其他演员浑然一体,达到少见的齐整水准。只是片尾吴大维所演国民党军官稍显造作,是整部电影迄今发现的唯一小不足。

    2.同样,也极少听到如此本色、同时又针针见血的对白,象一粒粒麦子,饱满、质朴、憨实、滑稽。在逗乐中令人辛酸。

    3.有意为之的黑百胶片,是怀旧,但不是对那些"经典"电影的怀旧,而是对那段经典苦难岁月的怀旧,很喜欢,酸苦的气息扑面而来。

    4.场景简单到了极限,小得几乎无以立足的村庄,画面多半又困在几间昏黑的破屋里,大半情节都是商议再商议,就在这无休无止的商议里,戏剧性冲突的张力饱满之极,细微层叠的心理变化清清楚楚,这些可亲可爱可悲可叹的农民们朝三暮四的忐忑犹疑时刻揪住人心不放。很惊诧,姜文从何处得来如此纯熟深厚功力?

    5.镜头切换依然短促、突兀、甚至神经质,电影情节主要集中在心理冲突,如果不借助此种镜头带动情绪,真的无法卒观。到这部电影,姜文主观镜头的运用已经完全成熟,情感节奏的变幻起伏,流畅自如,已是大师级的水准。也是中国此类镜头语言唯一的大师。(再看张艺谋《摇到外婆桥》,真真不可同日而语。略能相比的,所知只有张元的《东宫西宫》)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 评价够高!俺很喜欢姜文的演技,几部片子都很棒,不过看到阳光一片,原来怀疑他的导演能力也不在了,再到鬼子,确实发现姜文不可多得。
      • "原来怀疑他的导演能力也不在了", 你的中文好象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