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在汉代以后的两千年里,中国曾经多次陷入分裂,再从新统一。但无论是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也好,还是五胡乱华,蒙古、女真人入侵时期也好,彼时的中国已经是个具有统一的核心文化的民族。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归根结底只是谁坐龙椅的问题,而于封建体制下的社会与文化,基本上是换汤不换药的。
但是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以前的中国,可完全不是后来的那个样子。那时的中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她通常叫作"天下",也就是当时人眼力所极的全世界,其状态颇似近代的欧洲。
在上古时代的语言中,"中国"一则指天子都邑,如南朝裴骃《史记集解》云:“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二则,乃西周封于黄河中下游地带的合法诸候国通称。荆蛮首领楚王熊渠就愤愤地说过:“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①。秦国也一样:“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②
虽然上古夏、商、周三代从来被称为"王朝",但它们也不能作为中国的代称。夏代无信史可征,商、周时期裂土分封,许多受分封的领主,原本是土著氏族的首领。受封,也只不过如同"奉子成婚",走个承认既成事实的过场罢了。
彼时万邦林立,各行其政。天子作为一位盟主,王令不出畿门,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过是虚饰的广告词而已。从甲骨文的出土,以及近年来试图证实传统"王朝"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得出的考古与研究结论,反而越来越引向相反的结论。
夏、商、周,与其说是按顺序排列的改朝换代,倒不如说只是文化上的传承。作为方国它们很可能存在于同一时期,只不过是在众多氏族方国中称王称霸的时代有先有后而已。在当时的华夏大地上,还分布许许多多文明程度与之相当的"国",他们来源不同,文化差异很大,甚至人种也不太一样。
从新石器时代起,在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不少地域差别明显的文明中心。除黄河中游外,比较发达的有今天的内蒙、辽宁, 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甘青地区,西南地区,用已故考古学家苏秉琦的话说,是如 “满天星斗” ③。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古蜀国文明,据研究是与夏、商同期,甚至更早的文化中心,虽然它与中原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但是独立发展的特征更加显著。
古蜀国文明因为地处偏远, 遗址得以完整保存,但它肯定不会是个特例,可以推断同样发达的文明应当不在少数。由于《春秋》这样的史籍出自周室近宗的诸侯国,对周文化圈外的民族基本不提或一笔带过,但其中还是有很多蛛丝马迹可寻。
两周时期,周文化向四周的扩张渗透,比夏、商时期更进了一步,但东夷、百越、南蛮、西戎、北狄等各种各样的"非主流"人群,依然定居在当时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甚至在中原腹地也是"夷夏杂处"。
这些少数族裔,由于周室衰微,在春秋时期发展相当迅速。先后有立国称王的楚、吴、越,还有直到战国后期才灭亡的的中山国。这些"化外番邦"所带来的,首先是文化的冲击。连当时的文化经典《诗经》里都紧张地说:“《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衰弱)矣”。④
难怪,齐桓公一提出"尊王攘夷",就引起巨大共鸣,使他成为霸主。而孔子也长出一口气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充分说明了当时多元文化竞争所带来的压力。
沧海桑田,春秋战国的兼并融合,持续了漫长的五个世纪。这期间,种族文化的差别逐渐缩小,以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意识却开始萌芽。战国七雄,基本都有从各自的源头发展起来的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再加上先秦各种思想流派的兴旺,在文化基础上又形成了各自的政治意识形态,方方面面的因素,使得他们的国家认同感更加强烈。
所以,统一是历史的进步,是人心所向,此话诚然。可是用谁的制度来统一? 是征服别人还是被别人征服?若穿越回去问六国之民,这个问题你至少能得到六种答案。而且战国末期一系列血腥残酷的战争,已足以说明:这可是个你死我活的问题。
①《史记-楚世家》
②《史记·齐太公世家》
③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④《诗经-小雅-六月序》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但是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一"以前的中国,可完全不是后来的那个样子。那时的中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她通常叫作"天下",也就是当时人眼力所极的全世界,其状态颇似近代的欧洲。
在上古时代的语言中,"中国"一则指天子都邑,如南朝裴骃《史记集解》云:“刘熙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二则,乃西周封于黄河中下游地带的合法诸候国通称。荆蛮首领楚王熊渠就愤愤地说过:“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①。秦国也一样:“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②
虽然上古夏、商、周三代从来被称为"王朝",但它们也不能作为中国的代称。夏代无信史可征,商、周时期裂土分封,许多受分封的领主,原本是土著氏族的首领。受封,也只不过如同"奉子成婚",走个承认既成事实的过场罢了。
彼时万邦林立,各行其政。天子作为一位盟主,王令不出畿门,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过是虚饰的广告词而已。从甲骨文的出土,以及近年来试图证实传统"王朝"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所得出的考古与研究结论,反而越来越引向相反的结论。
夏、商、周,与其说是按顺序排列的改朝换代,倒不如说只是文化上的传承。作为方国它们很可能存在于同一时期,只不过是在众多氏族方国中称王称霸的时代有先有后而已。在当时的华夏大地上,还分布许许多多文明程度与之相当的"国",他们来源不同,文化差异很大,甚至人种也不太一样。
从新石器时代起,在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不少地域差别明显的文明中心。除黄河中游外,比较发达的有今天的内蒙、辽宁, 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北甘青地区,西南地区,用已故考古学家苏秉琦的话说,是如 “满天星斗” ③。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古蜀国文明,据研究是与夏、商同期,甚至更早的文化中心,虽然它与中原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但是独立发展的特征更加显著。
古蜀国文明因为地处偏远, 遗址得以完整保存,但它肯定不会是个特例,可以推断同样发达的文明应当不在少数。由于《春秋》这样的史籍出自周室近宗的诸侯国,对周文化圈外的民族基本不提或一笔带过,但其中还是有很多蛛丝马迹可寻。
两周时期,周文化向四周的扩张渗透,比夏、商时期更进了一步,但东夷、百越、南蛮、西戎、北狄等各种各样的"非主流"人群,依然定居在当时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甚至在中原腹地也是"夷夏杂处"。
这些少数族裔,由于周室衰微,在春秋时期发展相当迅速。先后有立国称王的楚、吴、越,还有直到战国后期才灭亡的的中山国。这些"化外番邦"所带来的,首先是文化的冲击。连当时的文化经典《诗经》里都紧张地说:“《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衰弱)矣”。④
难怪,齐桓公一提出"尊王攘夷",就引起巨大共鸣,使他成为霸主。而孔子也长出一口气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充分说明了当时多元文化竞争所带来的压力。
沧海桑田,春秋战国的兼并融合,持续了漫长的五个世纪。这期间,种族文化的差别逐渐缩小,以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意识却开始萌芽。战国七雄,基本都有从各自的源头发展起来的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再加上先秦各种思想流派的兴旺,在文化基础上又形成了各自的政治意识形态,方方面面的因素,使得他们的国家认同感更加强烈。
所以,统一是历史的进步,是人心所向,此话诚然。可是用谁的制度来统一? 是征服别人还是被别人征服?若穿越回去问六国之民,这个问题你至少能得到六种答案。而且战国末期一系列血腥残酷的战争,已足以说明:这可是个你死我活的问题。
①《史记-楚世家》
②《史记·齐太公世家》
③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④《诗经-小雅-六月序》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