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秦的统一,之所以与后世王朝的统一性质迥然不同,还有另外一个关键的原因。
从前文我们已经了解到,秦的法西斯军国主义体制,与东方六国正在兴起的,以地主所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生态环境,有着天壤之别。所以秦向东方的扩张,伴随着意识形态的征服。从后来汉儒抨击法家的言论来看,与大陆解放以后控诉万恶的旧社会,何其相似。这就更给秦的统一,抹上了一层侵略与征服的色彩。《史记·天官书》提到这段过程,语气上便很贴切:“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
意识形态的输出,必须与文化输出相配合。这在现代的世界中亦不难找到现实的例子。所以"兵灭六国"、武力统一,只是"新长征的开始"。真正的统一,必须是文化的统一。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上下两千年,华夏文明的典章文物,礼仪制度,不知同化了多少外来的征服者,把他们融化在大中国的土地上。要把六国的人民变成秦王朝的人民,也只能走同样的路。
可这一来就要了命了 -秦国什么都好,就是没有文化。
秦国早先“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会盟,夷狄遇之。” ① 野蛮落后,倍受歧视。之后来了商鞅,秦国在法律、经济、制度、行政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斐然。可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就是不让学文化。
这时候在东方,人们都在忙什么呢? 齐威王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所建"稷下学宫",“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② 其兼容百家。其学术自由,言论开放的风气,与连酒都不许喝的秦国截然相反。
后来齐缗王时期,齐国势衰,文化中心移到赵国之都邯郸。“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③。从此“三晋不仅是法家的摇篮,而且也是名家和纵横家产生的地方。”④ 到战国末期,东方已经形成了儒家之"礼"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粗犷豪迈的燕赵文化;南方尚巫鬼、浪漫奔放的楚文化。
而秦国什么都没有,只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法西斯文化,如果那也能算一种"文化"。百家争鸣的诸子,没有一个出在秦国。春秋战国时期在文学、思想、艺术上的成就,秦人一样也沾不上边。
所以也就难怪秦一直被中原各国视为"虎狼之国",连同出于蛮夷的楚国人都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⑤ 人们普遍对秦国鬼子缺乏好感也就绝不是偶然的了。 公元前263年,韩国把上党郡割让给秦国,就是因为“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 ⑥ 因此直接引发了惨烈的长平之战。
这种文化上的不认同,不可避免地令的亡国之痛更加刻骨铭心。《史记》载秦始皇三十六年,一颗陨石坠落在东郡(今河南省东北部,故魏都大梁,濮阳、黎阳,并是魏之东地,故立郡名东郡-《史记索隐》)当地老百姓便偷偷在石头上刻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充分说明了六国之民对秦统一的离心力有多么强。
看来,战场上的厮杀是沉寂了,文化领域的成败依然使新王朝的命运悬于一线。怎么办? 满清入关以后,以一个原始落后的游牧民族,能迅速吸收并融合到先进的汉文化里去。这一点更难不倒秦国人,打仗都不怕,还怕学文化?
在统一王朝建立之始,秦始皇对于解决文化差距问题采取了积极步骤。 他“悉纳六国礼仪”⑦,还建立了一套"博士"制度。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 。这些博士官禄六百石,定额约七十人。齐威王的"稷下学宫"有 “稷下先生千有余人。” ⑧ 秦国博士人数差得很远,但“稷下先生” 是纯粹的学术职称,“不论职而论国事” ;而博士们有职责参与廷议,讨论宗庙典礼、功赏罪罚、法制民政、甚至大臣们的表现评估。
这些博士们的来源,籍可查考的,大都来自东方,尤以齐人为多。建议分封"子弟功臣"的博士淳于越是齐人,后来为汉高祖刘邦"制礼乐"的叔孙通,亦赫然在列。这一点反映出秦在统一之初,对盛兴于齐的礼教文化采取了吸纳和包容的态度。博士们要“掌通古今”,这原本是儒家之所长。可见从商鞅开始的“壹教”、“壹言”之法家原则,到此时出现了相当大的转变。夏增民在《博士制度与秦朝政治转折》一文中便指出:这种博士制度,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新的统治模式的尝试,他试图把东方六国的政治精华吸纳入行政体系,借此消弭东方的反抗情绪。”
但是秦始皇的一厢情愿,很快就碰了一鼻子灰。文化融合的努力归于失败,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文化大革命。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这么时髦的名词,只是被称为"焚书坑儒"。
①《史记·秦本纪》
② 司马光-《稷下赋》
③《战国策·秦策三》
④ 孙开泰-《论三晋文化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影响》,《河北学刊》,2000年第2期)
⑤《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⑥《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⑦《史记·礼书》
⑧《盐铁论·论儒》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从前文我们已经了解到,秦的法西斯军国主义体制,与东方六国正在兴起的,以地主所有制为经济基础的生态环境,有着天壤之别。所以秦向东方的扩张,伴随着意识形态的征服。从后来汉儒抨击法家的言论来看,与大陆解放以后控诉万恶的旧社会,何其相似。这就更给秦的统一,抹上了一层侵略与征服的色彩。《史记·天官书》提到这段过程,语气上便很贴切:“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
意识形态的输出,必须与文化输出相配合。这在现代的世界中亦不难找到现实的例子。所以"兵灭六国"、武力统一,只是"新长征的开始"。真正的统一,必须是文化的统一。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上下两千年,华夏文明的典章文物,礼仪制度,不知同化了多少外来的征服者,把他们融化在大中国的土地上。要把六国的人民变成秦王朝的人民,也只能走同样的路。
可这一来就要了命了 -秦国什么都好,就是没有文化。
秦国早先“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会盟,夷狄遇之。” ① 野蛮落后,倍受歧视。之后来了商鞅,秦国在法律、经济、制度、行政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斐然。可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就是不让学文化。
这时候在东方,人们都在忙什么呢? 齐威王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所建"稷下学宫",“致千里之奇士,总百家之伟说。” ② 其兼容百家。其学术自由,言论开放的风气,与连酒都不许喝的秦国截然相反。
后来齐缗王时期,齐国势衰,文化中心移到赵国之都邯郸。“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③。从此“三晋不仅是法家的摇篮,而且也是名家和纵横家产生的地方。”④ 到战国末期,东方已经形成了儒家之"礼"为核心的齐鲁文化;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粗犷豪迈的燕赵文化;南方尚巫鬼、浪漫奔放的楚文化。
而秦国什么都没有,只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法西斯文化,如果那也能算一种"文化"。百家争鸣的诸子,没有一个出在秦国。春秋战国时期在文学、思想、艺术上的成就,秦人一样也沾不上边。
所以也就难怪秦一直被中原各国视为"虎狼之国",连同出于蛮夷的楚国人都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⑤ 人们普遍对秦国鬼子缺乏好感也就绝不是偶然的了。 公元前263年,韩国把上党郡割让给秦国,就是因为“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 ⑥ 因此直接引发了惨烈的长平之战。
这种文化上的不认同,不可避免地令的亡国之痛更加刻骨铭心。《史记》载秦始皇三十六年,一颗陨石坠落在东郡(今河南省东北部,故魏都大梁,濮阳、黎阳,并是魏之东地,故立郡名东郡-《史记索隐》)当地老百姓便偷偷在石头上刻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充分说明了六国之民对秦统一的离心力有多么强。
看来,战场上的厮杀是沉寂了,文化领域的成败依然使新王朝的命运悬于一线。怎么办? 满清入关以后,以一个原始落后的游牧民族,能迅速吸收并融合到先进的汉文化里去。这一点更难不倒秦国人,打仗都不怕,还怕学文化?
在统一王朝建立之始,秦始皇对于解决文化差距问题采取了积极步骤。 他“悉纳六国礼仪”⑦,还建立了一套"博士"制度。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载:“博士,秦官。掌通古今” 。这些博士官禄六百石,定额约七十人。齐威王的"稷下学宫"有 “稷下先生千有余人。” ⑧ 秦国博士人数差得很远,但“稷下先生” 是纯粹的学术职称,“不论职而论国事” ;而博士们有职责参与廷议,讨论宗庙典礼、功赏罪罚、法制民政、甚至大臣们的表现评估。
这些博士们的来源,籍可查考的,大都来自东方,尤以齐人为多。建议分封"子弟功臣"的博士淳于越是齐人,后来为汉高祖刘邦"制礼乐"的叔孙通,亦赫然在列。这一点反映出秦在统一之初,对盛兴于齐的礼教文化采取了吸纳和包容的态度。博士们要“掌通古今”,这原本是儒家之所长。可见从商鞅开始的“壹教”、“壹言”之法家原则,到此时出现了相当大的转变。夏增民在《博士制度与秦朝政治转折》一文中便指出:这种博士制度,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新的统治模式的尝试,他试图把东方六国的政治精华吸纳入行政体系,借此消弭东方的反抗情绪。”
但是秦始皇的一厢情愿,很快就碰了一鼻子灰。文化融合的努力归于失败,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文化大革命。当然那时候还没有这么时髦的名词,只是被称为"焚书坑儒"。
①《史记·秦本纪》
② 司马光-《稷下赋》
③《战国策·秦策三》
④ 孙开泰-《论三晋文化对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的影响》,《河北学刊》,2000年第2期)
⑤《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⑥《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⑦《史记·礼书》
⑧《盐铁论·论儒》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