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从春秋时期开始,知识文化已经不再是领主贵族的专利,而越来越向庶民阶层普及。到战国时代各国睁求贤才的刺激,已产生出广泛的平民出身的知识份子阶层。而正象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告诉我们,寒窗苦读,真为了当隐士的,都只是传说。绝大多人还是为了要"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踏上富贵之途。
汉代的东方朔曾一语道破:“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谈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募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①。此诚如《史记-货殖列传》之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以,知识分子越多,他们的出路问题就越显著。
六国互争雄长的时候,可以说是先秦各家知识份子的黄金时代。如前文提到的齐稷下学宫,先秦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都在那里得到优厚待遇,进行学术交流,探寻济世良方。当文化中心移到赵都邯郸时,文化人参与政治实践更加积极和直接,“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②,为一时之盛。
当时最活跃的角色是穿梭各国的纵横家们,如苏秦和张仪之流,此外还有法家和名家。这些人大抵来自秦国以外的地区,但其中许多到秦国当了"客卿",对秦国的胜利做出过不小的贡献。如《史记·张仪列传》载:“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纵横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
不过统一以后,情况便急转直下了。纵横家们当然已经不再有用武之地。在禁"私学"、“禁游宦之民”的秦社会,其他各派学问也没有发展的空间。而即便在统一以前,法家的后来者也不再象李斯、范睢那样容易有出奇术以干禄的机会,韩非的命运即为明证。
当然,在吕不韦为相的时候,也曾召集门客三千,编著了一套《吕氏春秋》,包揽群说,“兼儒墨,合名法”《史记·吕不韦列传》)集文化之大成。吕不韦来自三晋,与法家没有渊源,对东方文化反更为热衷。然而他本是商人而不是学者,《吕氏春秋》对秦国的政治有多么大的影响,至少史书上看不出痕迹。
而且吕不韦虽然因扶立嬴政父子的大功而地位显赫,其思想却显然不为秦国主流政治路线所接受。他的失势实际上是与秦国当局的文化观相冲突的必然结果,所谓与太后的瓜葛只是借口罢了。 吕不韦被谴之后,门客也都星散,其后再也没有步其后尘者。
虽然秦始皇亦曾“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 ,但显然没有把他们的出路安排好。事后看起来,反倒象是把文化人士都召集到咸阳以方便监视而不全是"欲以兴太平"。而中央的博士官总共才七十人的编制,是大部分人无缘问津的。即使当上"博士",也不过"秩比六百石",级别既低,又无实权。大多数人除了炼丹采药、歌功颂德,就没有其他事可干,其地位等同于倡优弄臣。而吕不韦被诛后,官宦贵族养士的风气实际等于被禁止了。
综上所述,法家意识形态主导的秦国政治,对文化人士一贯是敌视和猜忌的,当时的情况真是"知识越多越反动"。因为法西斯体制与言论和思想自由两者间水火不容,使得秦朝当局与知识份子最终翻脸。一场"焚书坑儒",不但革了文化的命,同时也彻底革了知识份子的命。所以在秦朝社会,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消失了,不再能起任何作用。
"焚书坑儒"给秦政权本身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根本不是残暴二字所能概括。它不但使秦帝国在文化思想上失去了大统一的机会,也使得秦的统治完全失去了知识份子的支持。从焚书到坑儒,读书人的出路彻底断绝。难怪入汉近一个世纪以后,儒生们提起秦始皇还切齿痛恨。
秦末暴动风潮一起,知识界自然会积极参与到"砸烂这个旧世界"的革命行动里来。他们纷纷投靠起义首领,出谋献策。项羽还因为谢绝了他们的好意,被骂为"沐猴而冠"。
所以秦王朝的垮台,并非由于起义的力量多么强大,也并非由于自身的政权腐败无能,而是由于它没有自己的免疫和修复功能。没有阶级基础,没有文化的统一,也没有知识份子的思想凝聚,秦帝国就象一个畸形的巨人,力量强大到足以打垮任何对手,却因为体内一点小小的伤风感冒,就让它呜乎哀哉了。
①《汉书-东方朔传》
②《战国策·秦策三》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汉代的东方朔曾一语道破:“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谈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悉力募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①。此诚如《史记-货殖列传》之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以,知识分子越多,他们的出路问题就越显著。
六国互争雄长的时候,可以说是先秦各家知识份子的黄金时代。如前文提到的齐稷下学宫,先秦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都在那里得到优厚待遇,进行学术交流,探寻济世良方。当文化中心移到赵都邯郸时,文化人参与政治实践更加积极和直接,“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②,为一时之盛。
当时最活跃的角色是穿梭各国的纵横家们,如苏秦和张仪之流,此外还有法家和名家。这些人大抵来自秦国以外的地区,但其中许多到秦国当了"客卿",对秦国的胜利做出过不小的贡献。如《史记·张仪列传》载:“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纵横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
不过统一以后,情况便急转直下了。纵横家们当然已经不再有用武之地。在禁"私学"、“禁游宦之民”的秦社会,其他各派学问也没有发展的空间。而即便在统一以前,法家的后来者也不再象李斯、范睢那样容易有出奇术以干禄的机会,韩非的命运即为明证。
当然,在吕不韦为相的时候,也曾召集门客三千,编著了一套《吕氏春秋》,包揽群说,“兼儒墨,合名法”《史记·吕不韦列传》)集文化之大成。吕不韦来自三晋,与法家没有渊源,对东方文化反更为热衷。然而他本是商人而不是学者,《吕氏春秋》对秦国的政治有多么大的影响,至少史书上看不出痕迹。
而且吕不韦虽然因扶立嬴政父子的大功而地位显赫,其思想却显然不为秦国主流政治路线所接受。他的失势实际上是与秦国当局的文化观相冲突的必然结果,所谓与太后的瓜葛只是借口罢了。 吕不韦被谴之后,门客也都星散,其后再也没有步其后尘者。
虽然秦始皇亦曾“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 ,但显然没有把他们的出路安排好。事后看起来,反倒象是把文化人士都召集到咸阳以方便监视而不全是"欲以兴太平"。而中央的博士官总共才七十人的编制,是大部分人无缘问津的。即使当上"博士",也不过"秩比六百石",级别既低,又无实权。大多数人除了炼丹采药、歌功颂德,就没有其他事可干,其地位等同于倡优弄臣。而吕不韦被诛后,官宦贵族养士的风气实际等于被禁止了。
综上所述,法家意识形态主导的秦国政治,对文化人士一贯是敌视和猜忌的,当时的情况真是"知识越多越反动"。因为法西斯体制与言论和思想自由两者间水火不容,使得秦朝当局与知识份子最终翻脸。一场"焚书坑儒",不但革了文化的命,同时也彻底革了知识份子的命。所以在秦朝社会,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消失了,不再能起任何作用。
"焚书坑儒"给秦政权本身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根本不是残暴二字所能概括。它不但使秦帝国在文化思想上失去了大统一的机会,也使得秦的统治完全失去了知识份子的支持。从焚书到坑儒,读书人的出路彻底断绝。难怪入汉近一个世纪以后,儒生们提起秦始皇还切齿痛恨。
秦末暴动风潮一起,知识界自然会积极参与到"砸烂这个旧世界"的革命行动里来。他们纷纷投靠起义首领,出谋献策。项羽还因为谢绝了他们的好意,被骂为"沐猴而冠"。
所以秦王朝的垮台,并非由于起义的力量多么强大,也并非由于自身的政权腐败无能,而是由于它没有自己的免疫和修复功能。没有阶级基础,没有文化的统一,也没有知识份子的思想凝聚,秦帝国就象一个畸形的巨人,力量强大到足以打垮任何对手,却因为体内一点小小的伤风感冒,就让它呜乎哀哉了。
①《汉书-东方朔传》
②《战国策·秦策三》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