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巧 合 (1)
文章来源: 一星灯火
第一次见到序之是在一次画展上。他很随意地接受着众人对他作品的褒贬,平静的目光里有着不易察觉的一丝傲气和冷峻。
我一直是个喜欢安静独处的人,就如同每一个热爱孤独的人一样,我总是能在坐看云起、静眺夕阳里得到自己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有时候我对孤独的眷恋会发展到能一两个星期不出门,甚至也谢绝了和朋友的交谈,就是一个人在书籍和音乐里独自品位人生和感受自我。
母亲说我是个自闭的人。
她常常坐在我身边,用手抚摸着我柔顺的长发,眼睛里满是忧郁。我知道她是担心我的沉默和孤独会使我象父亲一样行为失常,父亲在他四十岁的时候不明去向地消失,再也没有了消息。
父亲在我眼里只是个很淡薄很模糊的影子,父亲离开我和母亲时我才两岁。母亲很少对我提起父亲,我想她宁可认为他是离家出走,也不愿承认他是真的从人间消失。据母亲说父亲是个很孤僻的人,即使是妻子这样本该亲近的人也很难走进父亲的内心深处。父亲常常一个人呆在书房里画画,他曾是个小有成就的画家。
我们家书房的墙上至今还挂着一幅父亲亲手画的油画。
那并不是他最好的一幅作品,但无疑是他自己最欣赏的一幅画。
母亲说父亲常常站在那幅画面前,一看就是半天。母亲始终认为一向不露声色的父亲曾经有个女人,否则他怎么会头也不回地就离开了柔弱无助的母女俩再无消息呢?而那女人一定就是那幅画中那个站在船头、手提一盏灯笼的不知名的女人。
我小时候常从半夜醒来发觉母亲不在身边,四处寻找就看见她在那些不眠的夜晚里,站在书房里象父亲一样看着那幅画沉思默想。她的表情是那样的复杂,神情是那样的专注,以至于我站在她身后端详她半天,她都没有发觉。
那是一幅从整体上来说很有点印象派画风的风景画。
画面色调很暗。水波流转的河面上停泊着一条两头尖翘的木船,船上或站或坐着几个面目模糊的男人和女人。他们手里都提着或举着一个椭圆形的灯笼,但是有的明、有的暗。那点亮了的灯笼发出淡淡的绿色的光亮,河面上雾气浓重,灯笼的光亮就全掩在那似有似无的云雾里,因而使整个画面由于人物麻木机械的动作和那高低明暗的光线而呈现出令人揣测不透的、梦幻般的意境来。
画上唯一一个能看出面容的是一个低眉颔首的女人。她站在船头,手里拿着一盏没有点亮的灯笼,正低头凝视着手里的那个暗褐色的纸灯笼。她穿着一条暗红色的长裙,有一片裙角已经掉在船外浸在了水里,但她显然没有在意。
我发觉自己也常会仔细研究这幅画,而且每次看完那幅画我都会有新的发现。特别是晚上,我有时会觉得那女人的表情有种说不出的古怪和奇特。
好几次在梦里,我会看见那幅场景就在眼前,船在河面飘荡着,船头那个女人好象听见什么声音,很快就要抬起头来。但是总在我就要看清她的表情时,我就突然惊醒,身上全是冷汗。我也说不清自己的感受,我为什么会有点害怕看清那女子的面容,也许内心深处是怕自己会真的相信:父亲就是为这个女子而离开我和母亲的吧,这真是一个永远的谜了啊。
直到有一天,我象平常一样按着父亲所在画院发来的通知去看画展。
那次的画展中一个名叫序之的年青画家展出了一系列风景和素描作品。他的主要展品都挂在相当醒目的位置。
让我目瞪口呆的是其中一幅画居然跟父亲挂在书房上的那幅画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船上的人物动作有些许不同,但背景和夜晚的色彩运用得惟妙惟肖,船头也站立着一个女人,只是她的面目是模糊的,甚至看不出眉眼。
那幅画还有个名字,叫“河里的眼睛”。
我看到那幅画时很是惊异,我并不知道父亲的那幅画是自己的创作还是临摹而来。这个叫序之的人是怎样找到这个素材的,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如果是临摹,能同样欣赏这样一幅作品的人肯定是和父亲的内心有些相似的人吧。我忍不住对他有一些好奇了。
可是让我不能相信的是,在我见到序之并询问这幅画的创作来源时,他告诉我:这是他根据一次旅行途中的见闻所画的,并不是临摹什么旧作,而是真正的创作。
一听之下,我的心里竟隐隐地感到一丝从未有过的寒意和畏惧。
2
晚上,我一个人站在书房里,看着父亲画的那幅画出神。
那条河到底是条怎样的河呢?那船上的人们点着灯笼是要去做什么呢?如果那个叫序之的画家说的是真的,那在船上打灯笼应该是个当地的习俗吧。我记起序之提到他自己那幅画的时候好象有点躲闪的样子,我实在是想不明白了。
父亲已经消失二十年了,我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虽然有点艰难,但母亲实在是个坚强而独立的女人。她一个人拉扯我长大,没有改嫁,也许母亲心里还存着父亲会在某一天归来的幻想吧。
我见过父母的结婚照,母亲那时是个气质古典的端庄淑女,父亲面容清矍,但眉宇间却带着几丝抑郁。发黄的相片里两人几乎没有什么笑容。
我常会见到母亲端坐在镜子前,边看自己的脸边默默叹息。母亲其实和我一样,也是沉默寡言的人哪。父亲在母亲风华正茂的年纪拂袖离去,对母亲一直自恃的美貌而言,那是一种怎样深刻的忽视和背叛啊。而母亲就在岁月的流逝中饱含着对父亲的焦虑和等待,独自消磨了自己的青春和活力。我慢慢地了解了,这是怎样的残酷和无奈,一个女人的爱越是深、越是持久,就付出得越是彻底和沉重。
正看着那幅画的恍惚间,我突然发觉那女人的面颊上似乎有点微光闪动。我走到近前仔细一看,真的,那脸颊上的确是有一点白色的油彩,只是很淡,我以前压根儿就没注意到过。父亲是怎么安排这个女人在画中的角色的呢?那一点泪痕究竟代表了什么呢?
我没有告诉母亲关于序之的画的事,我想母亲的年纪不是该承受意外的巧合所带来的惊扰的了。
我选了个合适的机会,按着序之留的电话号码约他见面谈谈。他迟疑了一下就同意了。他约我在他的画室见面。
那是一个有点破旧、但有着格外宽大的玻璃窗的房间。墙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画稿和素描,墙角堆放着几个没成形的雕塑,中间胡乱摆着两个画架和一张桌子、几把折叠椅。
我打量着画架上还没画完的一幅风景,很美的丛林景色。我忍不住说,你这里还挺不错的,光线真好。
序之坐在画架前,笑笑。然后他指指画架前的一张椅子,说:你坐那儿,我给你画张像。恩,我觉得你的脸形很有特点,尤其是你的眼睛。
我想这真是个好机会,正好让我有时间询问他那幅画的事。
他远远地观察着我,挑选着角度,让我把脸侧成不同的样子。
我边听他的安排,边问:你为什么给你的那幅画取“河里的眼睛”这个名儿?
他看看我说:你对那幅画很感兴趣啊?那是去年我和朋友去西南热带丛林徒步旅行的时候遇到的。说来你不信,那地方真是很怪,我们穿过一大片的密林,突然面前就出现了一条河,很突兀的感受。
我问:那里有人吗?
序之笑,我们刚去那会儿没人。那条河水流很缓,河水很清,但向导不让我们饮用那河水。他说不是当地的人就不能随便喝当地的水,那河不干净。
我问:你不是说那河很清澈吗?
序之就说:是啊,是很清,但我们都信向导的话。那老头神着呢,我们在密林里穿梭了一个星期全靠他领路了。他那条大狼狗也特凶猛,为我们挡了好几次野兽的袭击。
我问:那你看见那河上有船了?
序之停顿了一下,想了想才说:不管你信不信,那河有点邪。那晚我们在河边搭了个帐篷,夜里我睡不着就沿着河边走了会儿。忽然我看见远远的有灯火的影子,我很兴奋,没想过在密林里还能见到人。慢慢地我就看清是一条船滑了过来。河上漂着些雾,我隐约看见有几个打着灯笼的人站在船上,就忍不住大喊了几声。你不知道在偏僻荒凉的地方见到人你会有多高兴。殊不知那船上的人根本就不理我,就看着那船就那么无声无息地掠过河面。夜色里我只看清船头站了个女人,她穿了条长长的裙子,在风里轻轻地飘舞着。但是整条船上的人都是一动不动的,那些灯笼不知为什么泛着绿光。那船静悄悄地驶过,忽然我觉得怎么有点不对劲,没有滑桨声,也没有机动船的马达声。那远去的绿色灯火也忽明忽暗地象极了传说中的鬼火。立马我身上鸡皮疙瘩起了一大片,赶紧回到帐篷。第二天我问向导,他却说:忘了吧,小伙子,就当你从来没见到过。别问也别想,千万别再提了。这河从来都没人敢管的,你知道我们叫它什么吗?冥河!说罢,老人就再也不肯搭理我关于那条河的话题了。
3
晚上我回到家,看见母亲一个人坐在桌前守着饭菜等我,心里的疲倦一下子消散了很多。
一下午和序之呆在画室里,那席谈话让我兴奋莫名却又精疲力竭,我的脖子也因为长时间地摆姿势而僵硬地难受。序之让我一个星期后去拿我的画像,说实话我对自己的画像实在没有多少兴趣,我只是对那幅画有着从未有过的好奇和猜测。
母亲安静地看着我心不在焉地吃着饭,忽然忍不住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我微笑:没有了,就是有点累。
我想起序之告诉我的那片密林的名字,就问母亲:父亲是否去过那里?
母亲的脸色一僵,说:你怎么会想起问这个呢?你父亲以前在那儿附近的山村里下过乡。
我听了,心里一阵轻松。
母亲奇怪地问我:你怎么会知道的?
我脑海里闪过序之的那幅画,心想解释起来好麻烦,也不想让母亲跟我一样胡思乱想,就随口撒了个谎:我去看画展的时候,遇到父亲的老朋友,交谈起来才知道的。
母亲有点紧张的问:他那个老朋友说什么了吗?他见过你爸爸吗?
我一听就知道母亲又开始无边无际地猜测了,我忙说:哎呀,妈,人家只是随便一说,还说好多年没见,问候一下呢。
母亲看了看我,长长地叹了口气。
我不想让母亲继续伤心,赶紧吃完饭,就把她推到电视机前,让她坐下看电视。我收拾着碗筷,心里不禁想到,父亲也去过那条河,那就难怪了。可能他也和序之一样碰巧看到了那样的景象。我想如果是我亲眼所见恐怕也会震惊的。人总是对自己不能了解的事情充满了漫无边际地想象和没来由的恐惧,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有关鬼神的话题经久不衰的一个原因吧。
夜里,我站在书房里又细细地凝视着父亲的那幅画。现在看来这幅画不象我想的那么神秘了。
我忽然想起父亲肯定留有很多那个年代的照片。我真的很想多了解一些父亲的生活了。我打开父亲书桌的抽屉开始翻寻起来。
父亲的书信被母亲精心地收藏着,分门别类地整齐排放着。其中大部分是父亲画院同事的来信,以及一些老朋友的信件。
终于我幸运地找到了一封地址是那片密林所在地的信封,里面却什么也没有,让我很失望。我原以为能找到父亲那时候的生活痕迹呢。
父亲的旧相片也并不很多,母亲把它们整齐地夹贴在旧相簿里。一张张翻开,满头黑发、身材瘦高的父亲就这样没有一丝衰老地在发黄的相片面对着我,不象母亲早就两鬓白发了,受了那么多苦的母亲怎么能不留下岁月的沧桑呢。而父亲的样貌却永远定格在那个久远的年代了。父亲在很多照片里虽然年轻却总是有点阴郁的锁着眉头。我想父亲怎么那么不快乐呢?
啊,我看见了一张父亲二十几岁年纪时的照片。父亲的脸上是灿烂的笑颜,非常少见。那是一张和很多人在一起的合影,背后是密密的树木。我仔细地看着相片,父亲难得的笑容是那么的年轻和温暖。我头一次注意到父亲其实也是很英俊的男人,特别是在他微笑的时候。
我全神贯注地看着相片,相片里面也有几个女人,都穿着那种很老式的列宁服。只有一个女孩除外,她上身穿了件白衬衣。她长得很美,即使现在看上去她的容貌也是非常出众的,光洁的脸上明明白白地流露着青春的纯真和美丽。我觉得她的眉目却让我想起好象在那里见过。
我看得出神,一抬头,猛地看见母亲正立在门口,把我吓了一大跳。我真的怕自己又把母亲的伤心事勾了起来,赶紧把翻乱的东西收拾好。母亲还是脸色苍白地站在门边,我走上前轻轻拢住她的肩膀:妈,快去睡吧,时间不早了。
母亲一脸疑问地看看我,但也没问什么。她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微微笑了笑就回房了。
母亲其实也是个很内向的人,也许我更象的是她。我们总把很多话闷在心里。记得小时候我有一次考试没考好,卷子发下来了却不敢告诉母亲。我不知道母亲是怎么知道的,她只是把我的功课安排得更紧了一些,花了好几个晚上为我补课。直到我下一次的考试成绩上去了,才放我开心地玩了几天。
有一天我在母亲的抽屉里看见了我那张考试卷子,才知道母亲是早就心里有数的。我忍不住暗自吐吐舌头。我知道母亲对我最好,她从未打骂过我。即使我犯了错,她也不会责打,只是耐心地说服我。如果说父亲留给我的印象是一脸抑郁,那母亲在我的心目中就永远是慈爱和安详的。
我常想母亲这么好的脾气,父亲怎么会舍得离开呢?
想来人的心理是多么的复杂啊,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故才会让一个男人对可爱的妻女轻言别离,又让一个母亲这样一个女人守候终生呢?
我又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又见到了那幅画里的那条河。盛着淡绿色的灯火,木船静静地漂了过来。船头的那个女人终于抬起了头,她的脸!竟是父亲旧相片里那个穿白衬衣的女人!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文章来源: 一星灯火
第一次见到序之是在一次画展上。他很随意地接受着众人对他作品的褒贬,平静的目光里有着不易察觉的一丝傲气和冷峻。
我一直是个喜欢安静独处的人,就如同每一个热爱孤独的人一样,我总是能在坐看云起、静眺夕阳里得到自己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有时候我对孤独的眷恋会发展到能一两个星期不出门,甚至也谢绝了和朋友的交谈,就是一个人在书籍和音乐里独自品位人生和感受自我。
母亲说我是个自闭的人。
她常常坐在我身边,用手抚摸着我柔顺的长发,眼睛里满是忧郁。我知道她是担心我的沉默和孤独会使我象父亲一样行为失常,父亲在他四十岁的时候不明去向地消失,再也没有了消息。
父亲在我眼里只是个很淡薄很模糊的影子,父亲离开我和母亲时我才两岁。母亲很少对我提起父亲,我想她宁可认为他是离家出走,也不愿承认他是真的从人间消失。据母亲说父亲是个很孤僻的人,即使是妻子这样本该亲近的人也很难走进父亲的内心深处。父亲常常一个人呆在书房里画画,他曾是个小有成就的画家。
我们家书房的墙上至今还挂着一幅父亲亲手画的油画。
那并不是他最好的一幅作品,但无疑是他自己最欣赏的一幅画。
母亲说父亲常常站在那幅画面前,一看就是半天。母亲始终认为一向不露声色的父亲曾经有个女人,否则他怎么会头也不回地就离开了柔弱无助的母女俩再无消息呢?而那女人一定就是那幅画中那个站在船头、手提一盏灯笼的不知名的女人。
我小时候常从半夜醒来发觉母亲不在身边,四处寻找就看见她在那些不眠的夜晚里,站在书房里象父亲一样看着那幅画沉思默想。她的表情是那样的复杂,神情是那样的专注,以至于我站在她身后端详她半天,她都没有发觉。
那是一幅从整体上来说很有点印象派画风的风景画。
画面色调很暗。水波流转的河面上停泊着一条两头尖翘的木船,船上或站或坐着几个面目模糊的男人和女人。他们手里都提着或举着一个椭圆形的灯笼,但是有的明、有的暗。那点亮了的灯笼发出淡淡的绿色的光亮,河面上雾气浓重,灯笼的光亮就全掩在那似有似无的云雾里,因而使整个画面由于人物麻木机械的动作和那高低明暗的光线而呈现出令人揣测不透的、梦幻般的意境来。
画上唯一一个能看出面容的是一个低眉颔首的女人。她站在船头,手里拿着一盏没有点亮的灯笼,正低头凝视着手里的那个暗褐色的纸灯笼。她穿着一条暗红色的长裙,有一片裙角已经掉在船外浸在了水里,但她显然没有在意。
我发觉自己也常会仔细研究这幅画,而且每次看完那幅画我都会有新的发现。特别是晚上,我有时会觉得那女人的表情有种说不出的古怪和奇特。
好几次在梦里,我会看见那幅场景就在眼前,船在河面飘荡着,船头那个女人好象听见什么声音,很快就要抬起头来。但是总在我就要看清她的表情时,我就突然惊醒,身上全是冷汗。我也说不清自己的感受,我为什么会有点害怕看清那女子的面容,也许内心深处是怕自己会真的相信:父亲就是为这个女子而离开我和母亲的吧,这真是一个永远的谜了啊。
直到有一天,我象平常一样按着父亲所在画院发来的通知去看画展。
那次的画展中一个名叫序之的年青画家展出了一系列风景和素描作品。他的主要展品都挂在相当醒目的位置。
让我目瞪口呆的是其中一幅画居然跟父亲挂在书房上的那幅画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船上的人物动作有些许不同,但背景和夜晚的色彩运用得惟妙惟肖,船头也站立着一个女人,只是她的面目是模糊的,甚至看不出眉眼。
那幅画还有个名字,叫“河里的眼睛”。
我看到那幅画时很是惊异,我并不知道父亲的那幅画是自己的创作还是临摹而来。这个叫序之的人是怎样找到这个素材的,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如果是临摹,能同样欣赏这样一幅作品的人肯定是和父亲的内心有些相似的人吧。我忍不住对他有一些好奇了。
可是让我不能相信的是,在我见到序之并询问这幅画的创作来源时,他告诉我:这是他根据一次旅行途中的见闻所画的,并不是临摹什么旧作,而是真正的创作。
一听之下,我的心里竟隐隐地感到一丝从未有过的寒意和畏惧。
2
晚上,我一个人站在书房里,看着父亲画的那幅画出神。
那条河到底是条怎样的河呢?那船上的人们点着灯笼是要去做什么呢?如果那个叫序之的画家说的是真的,那在船上打灯笼应该是个当地的习俗吧。我记起序之提到他自己那幅画的时候好象有点躲闪的样子,我实在是想不明白了。
父亲已经消失二十年了,我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虽然有点艰难,但母亲实在是个坚强而独立的女人。她一个人拉扯我长大,没有改嫁,也许母亲心里还存着父亲会在某一天归来的幻想吧。
我见过父母的结婚照,母亲那时是个气质古典的端庄淑女,父亲面容清矍,但眉宇间却带着几丝抑郁。发黄的相片里两人几乎没有什么笑容。
我常会见到母亲端坐在镜子前,边看自己的脸边默默叹息。母亲其实和我一样,也是沉默寡言的人哪。父亲在母亲风华正茂的年纪拂袖离去,对母亲一直自恃的美貌而言,那是一种怎样深刻的忽视和背叛啊。而母亲就在岁月的流逝中饱含着对父亲的焦虑和等待,独自消磨了自己的青春和活力。我慢慢地了解了,这是怎样的残酷和无奈,一个女人的爱越是深、越是持久,就付出得越是彻底和沉重。
正看着那幅画的恍惚间,我突然发觉那女人的面颊上似乎有点微光闪动。我走到近前仔细一看,真的,那脸颊上的确是有一点白色的油彩,只是很淡,我以前压根儿就没注意到过。父亲是怎么安排这个女人在画中的角色的呢?那一点泪痕究竟代表了什么呢?
我没有告诉母亲关于序之的画的事,我想母亲的年纪不是该承受意外的巧合所带来的惊扰的了。
我选了个合适的机会,按着序之留的电话号码约他见面谈谈。他迟疑了一下就同意了。他约我在他的画室见面。
那是一个有点破旧、但有着格外宽大的玻璃窗的房间。墙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画稿和素描,墙角堆放着几个没成形的雕塑,中间胡乱摆着两个画架和一张桌子、几把折叠椅。
我打量着画架上还没画完的一幅风景,很美的丛林景色。我忍不住说,你这里还挺不错的,光线真好。
序之坐在画架前,笑笑。然后他指指画架前的一张椅子,说:你坐那儿,我给你画张像。恩,我觉得你的脸形很有特点,尤其是你的眼睛。
我想这真是个好机会,正好让我有时间询问他那幅画的事。
他远远地观察着我,挑选着角度,让我把脸侧成不同的样子。
我边听他的安排,边问:你为什么给你的那幅画取“河里的眼睛”这个名儿?
他看看我说:你对那幅画很感兴趣啊?那是去年我和朋友去西南热带丛林徒步旅行的时候遇到的。说来你不信,那地方真是很怪,我们穿过一大片的密林,突然面前就出现了一条河,很突兀的感受。
我问:那里有人吗?
序之笑,我们刚去那会儿没人。那条河水流很缓,河水很清,但向导不让我们饮用那河水。他说不是当地的人就不能随便喝当地的水,那河不干净。
我问:你不是说那河很清澈吗?
序之就说:是啊,是很清,但我们都信向导的话。那老头神着呢,我们在密林里穿梭了一个星期全靠他领路了。他那条大狼狗也特凶猛,为我们挡了好几次野兽的袭击。
我问:那你看见那河上有船了?
序之停顿了一下,想了想才说:不管你信不信,那河有点邪。那晚我们在河边搭了个帐篷,夜里我睡不着就沿着河边走了会儿。忽然我看见远远的有灯火的影子,我很兴奋,没想过在密林里还能见到人。慢慢地我就看清是一条船滑了过来。河上漂着些雾,我隐约看见有几个打着灯笼的人站在船上,就忍不住大喊了几声。你不知道在偏僻荒凉的地方见到人你会有多高兴。殊不知那船上的人根本就不理我,就看着那船就那么无声无息地掠过河面。夜色里我只看清船头站了个女人,她穿了条长长的裙子,在风里轻轻地飘舞着。但是整条船上的人都是一动不动的,那些灯笼不知为什么泛着绿光。那船静悄悄地驶过,忽然我觉得怎么有点不对劲,没有滑桨声,也没有机动船的马达声。那远去的绿色灯火也忽明忽暗地象极了传说中的鬼火。立马我身上鸡皮疙瘩起了一大片,赶紧回到帐篷。第二天我问向导,他却说:忘了吧,小伙子,就当你从来没见到过。别问也别想,千万别再提了。这河从来都没人敢管的,你知道我们叫它什么吗?冥河!说罢,老人就再也不肯搭理我关于那条河的话题了。
3
晚上我回到家,看见母亲一个人坐在桌前守着饭菜等我,心里的疲倦一下子消散了很多。
一下午和序之呆在画室里,那席谈话让我兴奋莫名却又精疲力竭,我的脖子也因为长时间地摆姿势而僵硬地难受。序之让我一个星期后去拿我的画像,说实话我对自己的画像实在没有多少兴趣,我只是对那幅画有着从未有过的好奇和猜测。
母亲安静地看着我心不在焉地吃着饭,忽然忍不住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我微笑:没有了,就是有点累。
我想起序之告诉我的那片密林的名字,就问母亲:父亲是否去过那里?
母亲的脸色一僵,说:你怎么会想起问这个呢?你父亲以前在那儿附近的山村里下过乡。
我听了,心里一阵轻松。
母亲奇怪地问我:你怎么会知道的?
我脑海里闪过序之的那幅画,心想解释起来好麻烦,也不想让母亲跟我一样胡思乱想,就随口撒了个谎:我去看画展的时候,遇到父亲的老朋友,交谈起来才知道的。
母亲有点紧张的问:他那个老朋友说什么了吗?他见过你爸爸吗?
我一听就知道母亲又开始无边无际地猜测了,我忙说:哎呀,妈,人家只是随便一说,还说好多年没见,问候一下呢。
母亲看了看我,长长地叹了口气。
我不想让母亲继续伤心,赶紧吃完饭,就把她推到电视机前,让她坐下看电视。我收拾着碗筷,心里不禁想到,父亲也去过那条河,那就难怪了。可能他也和序之一样碰巧看到了那样的景象。我想如果是我亲眼所见恐怕也会震惊的。人总是对自己不能了解的事情充满了漫无边际地想象和没来由的恐惧,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有关鬼神的话题经久不衰的一个原因吧。
夜里,我站在书房里又细细地凝视着父亲的那幅画。现在看来这幅画不象我想的那么神秘了。
我忽然想起父亲肯定留有很多那个年代的照片。我真的很想多了解一些父亲的生活了。我打开父亲书桌的抽屉开始翻寻起来。
父亲的书信被母亲精心地收藏着,分门别类地整齐排放着。其中大部分是父亲画院同事的来信,以及一些老朋友的信件。
终于我幸运地找到了一封地址是那片密林所在地的信封,里面却什么也没有,让我很失望。我原以为能找到父亲那时候的生活痕迹呢。
父亲的旧相片也并不很多,母亲把它们整齐地夹贴在旧相簿里。一张张翻开,满头黑发、身材瘦高的父亲就这样没有一丝衰老地在发黄的相片面对着我,不象母亲早就两鬓白发了,受了那么多苦的母亲怎么能不留下岁月的沧桑呢。而父亲的样貌却永远定格在那个久远的年代了。父亲在很多照片里虽然年轻却总是有点阴郁的锁着眉头。我想父亲怎么那么不快乐呢?
啊,我看见了一张父亲二十几岁年纪时的照片。父亲的脸上是灿烂的笑颜,非常少见。那是一张和很多人在一起的合影,背后是密密的树木。我仔细地看着相片,父亲难得的笑容是那么的年轻和温暖。我头一次注意到父亲其实也是很英俊的男人,特别是在他微笑的时候。
我全神贯注地看着相片,相片里面也有几个女人,都穿着那种很老式的列宁服。只有一个女孩除外,她上身穿了件白衬衣。她长得很美,即使现在看上去她的容貌也是非常出众的,光洁的脸上明明白白地流露着青春的纯真和美丽。我觉得她的眉目却让我想起好象在那里见过。
我看得出神,一抬头,猛地看见母亲正立在门口,把我吓了一大跳。我真的怕自己又把母亲的伤心事勾了起来,赶紧把翻乱的东西收拾好。母亲还是脸色苍白地站在门边,我走上前轻轻拢住她的肩膀:妈,快去睡吧,时间不早了。
母亲一脸疑问地看看我,但也没问什么。她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发,微微笑了笑就回房了。
母亲其实也是个很内向的人,也许我更象的是她。我们总把很多话闷在心里。记得小时候我有一次考试没考好,卷子发下来了却不敢告诉母亲。我不知道母亲是怎么知道的,她只是把我的功课安排得更紧了一些,花了好几个晚上为我补课。直到我下一次的考试成绩上去了,才放我开心地玩了几天。
有一天我在母亲的抽屉里看见了我那张考试卷子,才知道母亲是早就心里有数的。我忍不住暗自吐吐舌头。我知道母亲对我最好,她从未打骂过我。即使我犯了错,她也不会责打,只是耐心地说服我。如果说父亲留给我的印象是一脸抑郁,那母亲在我的心目中就永远是慈爱和安详的。
我常想母亲这么好的脾气,父亲怎么会舍得离开呢?
想来人的心理是多么的复杂啊,到底是什么样的事故才会让一个男人对可爱的妻女轻言别离,又让一个母亲这样一个女人守候终生呢?
我又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又见到了那幅画里的那条河。盛着淡绿色的灯火,木船静静地漂了过来。船头的那个女人终于抬起了头,她的脸!竟是父亲旧相片里那个穿白衬衣的女人!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