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今天比较闲,谈一谈高华,兼答banruo(ILOVEWIKI)兄.
我当时置疑刘瑜时,并没有过多了解她的背景,只是以为她就是一位网络写手而已。网上很多人(如袁腾飞等)为了搏眼球,往往是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后来意识到,她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公知之母”呵,有点后悔。
不管怎样,还是把置疑原因说一说吧,以供批判。置疑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她做了过度的政治解读。有关“人性说”很不靠谱,”人性“嘛就是那么回事,不好说那帮人的人性就好于这帮(注意是群体,个体总有好坏,哈哈),不过,从“人性”说起,很难说清。所以,我当时决定就从“左祸起源”说说起,我感觉能说清一点:
首先,这里“左祸”是怎么定义的,我不清楚。有两种理解:第一,是整个“中共革命”;第二,“建国后思想领域一系列过
左的政治运动直至文革惨祸”。
如果是前一种理解,那么来源于“延安整风”就不攻自解了。我这里不多说。
如果是后一种理解,那么起源说也是很值的商榷的:
现在学术界有一种“文革是五四运动延续”一说,虽然有很大争议。然而,中共至毛周中美接触之前采取的政策,其根源在于“割裂历史,砸乱旧世界”的五四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至于五四精神是否是“割裂历史,砸乱旧世界”是需要专文讨论的,我这里只给出两个例子:
第一:“江青在参加会见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主席希尔时,在谈话中当众给周的脸上抹黑,说:"我们没有读过《四书》,《五经》,大概我们这里就是总理读过。"周随即以"我们在五四运动中就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来回答,令江青讨了个没趣”--高文谦《晚年周恩来》。值得提醒的是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
第二:建国后一系列的“破四旧”以及对文物和传统文化的大规模的破坏和摧毁,其惨烈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新的宗教征服另一个宗教区所造成的破坏。
所以,要说“左祸”起源至少是“五四运动”甚至更早。
再谈高华。高华绝对是谦谦君子。网上有他给大学生演讲的录音。有一位同学介绍高华时,用了“大师”一词。高华马上回应说“不是的,不是的。”那语气决不是做作能做出来的。我看过很多有关高华的回忆,几乎所有的人对高华的”谦谦君子“印象深刻。
最后,谈一谈高华对《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的来龙去脉》的三点总结:
第一点,”予生也晚也,未能躬逢中共草创革命的年代。吾细读历史,站在20 世纪全局观二十年代后中共革命之风起云涌,心中自对中共革命抱持一种深切的同情和理解。吾将其看成是20 世纪中国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造运动的产物,认为在历史上自有其重大正面价值和意义“。有人认为有关同情之说是高华在体制内不得已的说法。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中共革命“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的:自二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代前贤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兴国强国的努力(变革,变法直至改朝换代),然而,没有一种尝试获得成功。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中日签订《二十一条》。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情绪,继而认为中国的衰弱是由于自身的文化上的因素,于是产生出一种清算和割裂的思想。由于地理的因素(杨奎松的观点),还是当时的世界经济因素(当时只有苏联的经济一枝独秀,跟中国现在一样哈。。。),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选择了”以俄为师“的策略。正如,William c. Kirby在《认识二十世纪中国》一文所说:”。。。因此,二十世纪实际上是中国不停实验各种外来政治制度的年代:1912-13年的议会共和,1913-16年的军事独裁,1916年的君主立宪,蒋介石的“儒家法西斯主义”,毛泽东和其继承者的各种共产主义。但从1920年代起,政治实验一直发生在一个经久的制度结构中:列宁主义的党国。它在中国有两个化身--国民党和共产党。。。“。 William c. Kirby认为共产党是国民党的延续而不是断裂--”毛的政权是历史的类型和苏联的模式的混合物,他的党是国民党“党国”的镜像(假如是一个更有效力的镜像的话)。“(许多人现在拼命捧国民党的臭脚应该读一读此文。William c. Kirby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我就不多说了吧)。高华作为研究左翼运动的历史学家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在网上另一篇有关红军长征的演讲中,高华把红军长征描述为”英雄创世记“,可见他对其的同情和理解。
第二点,”从中共革命夺权、推翻国民党统治的角度观之,延安整风运动对于中共革命成功助力巨大,但是延安整风运动中的某些概念、范式以后又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若干消极作用,极左思想、权谋政治汇溪成流,终至酿成建国后思想领域一系列过左的政治运动直至文革惨祸,真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所幸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已逐步走出过去那种怀疑一切,无情斗争的极左道路,但旧习惯思维的清理仍需长期努力。吾期盼旧时极左的“以我划线”、权谋政治永不再来,国家从此能步入民主、法治的轨道,如此,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高华在这里只是客观表述延安整风运动,是否可以解读为起源说,我依然不认可(我把自己当根葱了)。可以说是一种范式,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范式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已经成熟并得到运用,但肯定不是起源于延安整风运动。(我是不是在玩文字游戏呵。)
第三点,”本书涵盖面颇宽,涉及中国现代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对于本书所论及的所有人物,我只将其看成历史人物,不存任何既定的好恶偏见,主观上力求客观公允,“不虚美,不隐恶”。当然任何研究都不可能完全排除作者的价值关怀,陈衡哲先生曾说过,“若仅缕述某人某国于某年征服某地……那有什么意思”,说的也是研究者的价值关怀问题,只是这种价值关怀不应妨害到叙述的中立和客观。如果说本书叙述中有什么价值倾向的话,那就是我至今还深以为然的五四以后的新价值:民主、自由、独立、社会正义和人道主义。“ 可以解读为高华不喜欢毛(高华他自己一个谦谦君子怎么可能喜欢毛这样一个”自古英雄多无赖“的豪杰嘛),然而同时作为历史学家应力求公正。
做个总结:高华是一位历史学家。高华对历史材料的运用和解读都显示其深厚的功力和良心。其实,要真正了解高华,找一篇高华的研究著作,好好研读一番就受益非浅了。而且,高华在文章后面都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什么材料他参考,什么材料他弃之不用,一目了然。高华研究历史是学术范围的事,现在各种各样的人对高华作过多的政治解读是不恰当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我当时置疑刘瑜时,并没有过多了解她的背景,只是以为她就是一位网络写手而已。网上很多人(如袁腾飞等)为了搏眼球,往往是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后来意识到,她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公知之母”呵,有点后悔。
不管怎样,还是把置疑原因说一说吧,以供批判。置疑的主要原因是认为她做了过度的政治解读。有关“人性说”很不靠谱,”人性“嘛就是那么回事,不好说那帮人的人性就好于这帮(注意是群体,个体总有好坏,哈哈),不过,从“人性”说起,很难说清。所以,我当时决定就从“左祸起源”说说起,我感觉能说清一点:
首先,这里“左祸”是怎么定义的,我不清楚。有两种理解:第一,是整个“中共革命”;第二,“建国后思想领域一系列过
左的政治运动直至文革惨祸”。
如果是前一种理解,那么来源于“延安整风”就不攻自解了。我这里不多说。
如果是后一种理解,那么起源说也是很值的商榷的:
现在学术界有一种“文革是五四运动延续”一说,虽然有很大争议。然而,中共至毛周中美接触之前采取的政策,其根源在于“割裂历史,砸乱旧世界”的五四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至于五四精神是否是“割裂历史,砸乱旧世界”是需要专文讨论的,我这里只给出两个例子:
第一:“江青在参加会见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主席希尔时,在谈话中当众给周的脸上抹黑,说:"我们没有读过《四书》,《五经》,大概我们这里就是总理读过。"周随即以"我们在五四运动中就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来回答,令江青讨了个没趣”--高文谦《晚年周恩来》。值得提醒的是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
第二:建国后一系列的“破四旧”以及对文物和传统文化的大规模的破坏和摧毁,其惨烈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新的宗教征服另一个宗教区所造成的破坏。
所以,要说“左祸”起源至少是“五四运动”甚至更早。
再谈高华。高华绝对是谦谦君子。网上有他给大学生演讲的录音。有一位同学介绍高华时,用了“大师”一词。高华马上回应说“不是的,不是的。”那语气决不是做作能做出来的。我看过很多有关高华的回忆,几乎所有的人对高华的”谦谦君子“印象深刻。
最后,谈一谈高华对《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的来龙去脉》的三点总结:
第一点,”予生也晚也,未能躬逢中共草创革命的年代。吾细读历史,站在20 世纪全局观二十年代后中共革命之风起云涌,心中自对中共革命抱持一种深切的同情和理解。吾将其看成是20 世纪中国民族解放和社会改造运动的产物,认为在历史上自有其重大正面价值和意义“。有人认为有关同情之说是高华在体制内不得已的说法。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中共革命“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的:自二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各代前贤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兴国强国的努力(变革,变法直至改朝换代),然而,没有一种尝试获得成功。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中日签订《二十一条》。当时的中国思想界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情绪,继而认为中国的衰弱是由于自身的文化上的因素,于是产生出一种清算和割裂的思想。由于地理的因素(杨奎松的观点),还是当时的世界经济因素(当时只有苏联的经济一枝独秀,跟中国现在一样哈。。。),无论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选择了”以俄为师“的策略。正如,William c. Kirby在《认识二十世纪中国》一文所说:”。。。因此,二十世纪实际上是中国不停实验各种外来政治制度的年代:1912-13年的议会共和,1913-16年的军事独裁,1916年的君主立宪,蒋介石的“儒家法西斯主义”,毛泽东和其继承者的各种共产主义。但从1920年代起,政治实验一直发生在一个经久的制度结构中:列宁主义的党国。它在中国有两个化身--国民党和共产党。。。“。 William c. Kirby认为共产党是国民党的延续而不是断裂--”毛的政权是历史的类型和苏联的模式的混合物,他的党是国民党“党国”的镜像(假如是一个更有效力的镜像的话)。“(许多人现在拼命捧国民党的臭脚应该读一读此文。William c. Kirby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我就不多说了吧)。高华作为研究左翼运动的历史学家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在网上另一篇有关红军长征的演讲中,高华把红军长征描述为”英雄创世记“,可见他对其的同情和理解。
第二点,”从中共革命夺权、推翻国民党统治的角度观之,延安整风运动对于中共革命成功助力巨大,但是延安整风运动中的某些概念、范式以后又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产生若干消极作用,极左思想、权谋政治汇溪成流,终至酿成建国后思想领域一系列过左的政治运动直至文革惨祸,真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所幸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已逐步走出过去那种怀疑一切,无情斗争的极左道路,但旧习惯思维的清理仍需长期努力。吾期盼旧时极左的“以我划线”、权谋政治永不再来,国家从此能步入民主、法治的轨道,如此,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高华在这里只是客观表述延安整风运动,是否可以解读为起源说,我依然不认可(我把自己当根葱了)。可以说是一种范式,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范式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已经成熟并得到运用,但肯定不是起源于延安整风运动。(我是不是在玩文字游戏呵。)
第三点,”本书涵盖面颇宽,涉及中国现代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对于本书所论及的所有人物,我只将其看成历史人物,不存任何既定的好恶偏见,主观上力求客观公允,“不虚美,不隐恶”。当然任何研究都不可能完全排除作者的价值关怀,陈衡哲先生曾说过,“若仅缕述某人某国于某年征服某地……那有什么意思”,说的也是研究者的价值关怀问题,只是这种价值关怀不应妨害到叙述的中立和客观。如果说本书叙述中有什么价值倾向的话,那就是我至今还深以为然的五四以后的新价值:民主、自由、独立、社会正义和人道主义。“ 可以解读为高华不喜欢毛(高华他自己一个谦谦君子怎么可能喜欢毛这样一个”自古英雄多无赖“的豪杰嘛),然而同时作为历史学家应力求公正。
做个总结:高华是一位历史学家。高华对历史材料的运用和解读都显示其深厚的功力和良心。其实,要真正了解高华,找一篇高华的研究著作,好好研读一番就受益非浅了。而且,高华在文章后面都有大量的参考文献,什么材料他参考,什么材料他弃之不用,一目了然。高华研究历史是学术范围的事,现在各种各样的人对高华作过多的政治解读是不恰当的。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