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九谈之六:建筑
邹: 你怎么看中国建筑?
艾: 在钢筋混泥土出现之前,基本是木结构,在一个体系下,丰富完整,语言思路清晰。从来没有说是要有创造性,而更是满足了伦理的要求。伦理决定了中国的万物,建筑的一榫一卯,家具或服饰,态度和言语方式是完整的伦理之下。无论是官,是民,偏远的,贫穷的,只要是粘上了汉文化,与汉文化有交往的区域,都有它的一定之规,用同一套方式解释世界,解释人与外界的关系。
人造之物体现了人对秩序的理解,“君臣父子”这一套。拿块玉还要说“五德”,不过一块石头,只要碰过的东西都拟人化,直接讲跟人的关系。“梅兰竹菊”不是说对竹子有什么真正的兴趣,而是拟比人的内心情感理想的世界。这很特殊。建造的可能性就那么大,对天地宇宙的理解,是一个定式,一个非常局限的自由。中国人很享受这种自由,期望上升到一个秩序当中,这个秩序是不变的秩序。
邹: 你怎么看建筑中的审美性、实用性与环境的关系?
艾: 审美也是实用的一部分──审美和实用分开是西方的提法。当它是一个系统的时候,审美就是实用。百姓有很强的审美意识,穷人也穷讲究的,不只是一个特殊阶层的文化,是全民的文化。所以这个时候,帝王的意志和百姓的意志是相通的,无论是从孝道上,还是礼仪上都是互通的,文化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邹: 那风水与建筑呢?
艾: 风水是人对处境和伦理的警觉,“方位”“时辰”“相背”都与风水有关,将宇宙不可能解释的、不可知的部分伦理化。从智慧的角度讲,它是试图将不可知的部分伦理道德化。
邹: 你也注意风水?
艾: 我不会去考虑,但一定是有的。择其善,避其害,都在其中,自然就会有这个能力,更是一种本能。
西方人认为一个建筑应该永久地存在下去。东方人认为这个东西周而复始,就是说,坏了可修,拆了可建,永久也办不到。存的是理念,不是物质的一个形态,只要“理”在,它就存在,理念变化,它就变化,要的是顺理成章,而不是满足它的外在的形式。今天这个理早就不在了,或者说支离破碎了。
邹: 从伦理系统的角度来讲,中国的墓式建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点,比如法门寺和十三陵的建筑。你认为在那个时代这种建筑就已经达到了一种成熟的状态?
艾: 墓葬最盛行的时候是在汉代。中国人很实用,那些皇帝的地下陵墓,虽然是把生前需要的东西放在里面,它还是在讲阴间这些事情。在对待死的事情上,大家都一样局促。
邹: 那秦始皇兵马俑那种建筑呢?
艾: 从建筑的角度来谈的话,墓穴就是个容器,承载了人对死后的一些想象,包括尸体处理的方法和陪葬品、生前用过的东西、它的仪式,见到只是现象,玉是摆在哪儿的,这个璧通常是在什么位置上,可是不知道它的理由。这个现象,中国人自己都解释不清楚。玉璧到底是什么?五花八门怎么说的都有。而这些同样的璧,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西北有,东南也有。在很多地方,广州到陕西到甘肃,它的做工和质地,是同一处制造的,就像钱币一样流通。
我没有见到过这方面有什么很好的学术文章,都是抄。比如璇玑是什么,都是只有猜测,说是宗教礼仪或者巫师所用。用它来怎么样,判断什么,没有很好的文字的东西。但是,那个东西本身的发展又特别成熟,太成熟了,成熟到像是一个文明的最后结果。这个物是存在的,但文字的记录是不存在的,像是天外飞来之物一样。
邹: 你觉得中国这种墓葬建筑跟希腊、埃及金字塔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艾: 是对“生”之外的想象。他们的仪式感更强,结构能力比中国人强。汉墓通常都挺糟的。中国没有结构太令人震惊的墓,规模大是有的,但是墓的结构和那些希腊的墓穴还是有区别。
邹: 我们就谈欧洲的吧。
艾: 就说罗马时期。至少他们在工程上的野心比中国要大得多。中国在商周的时候就形成了很强的伦理系统,尽管中国经过了很多的变迁、外敌的入侵或者说朝代的更替,但这个伦理没彻底断过,这个系统还是延续了。在西方,可以从罗马的遗迹上看到,它的建造的野心要大得多。罗马的一个澡堂子,它虽然也是砖的建筑,但它的跨度和高度不是正常人所需要的。走到它那个遗址里面,你都会觉得,这是什么样的人啊,人的体格没有发生变化,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空间,真不能想象。
古罗马的建筑,属于城市的更大的公共活动场所,比如说像斗技场、大道,还有征战回来的那种庆典,你是可以想象到的,它也有像议会那样的场所。建筑不是好坏,而是特征的问题吧,因为建筑是满足一个时代的特征、它的社会功能和伦理、人的自我身份。
邹: 但我感觉故宫很大。
艾: 故宫的面积很大,但是殿并不是很大。殿里面的梁柱中规中矩,没有太夸大,还是很谨慎的。谨慎的人替天行道,也得毕恭毕敬才行。我看故宫,它更大的还是体现一种秩序,方位、院落、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个尺度才能体现出这种秩序。它必须的台阶,它必须的大小比例尺度关系和秩序,绝对不可能用一个房子来说清楚的,它更需要心理的至上的秩序,比如说那些龙,并不是要满足奢侈。我觉得中国人在这点上是文明的,他更情愿去认为人的力量和情感是可以无限的,同样的在物质方面的现实却是很有限的。
邹: 西方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建筑与今天的现代建筑之间忽然出现了断沟。这中间有一种什么关系呢?
艾: 上世纪初的时候,人对自己是什么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改变,视野扩大了,自信了。新的世界有了新的幻想,将来人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下,已经看得清楚。个性解放,个人的自由,民主政治。工业革命让人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今天的信息时代,这种认识又一次被更大地强化。信息传媒使个人化真正成为了可能──之前的价值体系和权威仍然是靠财富积累来形成的权威体系,它的权利、自由甚至民主还是建立在一个旧的体系中──信息时代的来到使个人真正有可能,有途径,有技术支持,成为独立的人。这是历来的理想,但并不是历来的可能,今天是最有可能的时候。
邹: 你如何看西方的后现代建筑?
艾: 建筑和其它方面一样,就是重新洗牌,一个过渡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由于现代主义和工业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系统已经陷于一个自我矛盾的危机中了。我觉得是一次打乱了重新洗牌。这个很快也就过去了,因为我觉得它是提示另外一个时代的到来。过去的不同系统和不同领域里的东西都可以拿来用,它的用法、它的伦理都不在意,因为那些东西说到底,都是对人类的一个束缚。我也没看过后现代的理论,我想象是这样的。
为什么人在争取自由之后都会陷入一种秩序?因为秩序是有效的,使这个世界可以被辩解。但是,当秩序一旦形成,人们又觉得不自由了,又要再回到反秩序的自由中。这是交替的,所以说后现代不可能持久。人的局限性一定是存在的,人对宇宙的理解也是,不可能说有一天我们理解都终止了,我们获得了所有的可能性和信息。不管是怎么样的快乐和庆典,最后都会落到一个很伤感的必然之路上。
邹: 你觉得后现代建筑是积极解放性的,还是隐含着一种消极的、未来必须要加以解决的性质?
艾: 我觉得它是对一个事情的总结吧,一种倾向。并不是由于有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才有了后现代主义,而是由于出现了很多结构和意图,这些方式和意图被我们定位为“后现代主义”。这个理论出现的时候,它基本就该结束了。
邹: 谈谈你的风格吧。设计“鸟巢”的原宗是什么?
艾: “鸟巢”不是个人的设计,是一堆人的工作。建筑离不开若干个主要因素。一是你的表达;这个表达包含了这个建筑的功能需求,你对这个事件的理解,然后才是你在诸多因数中选择最佳的表达。在这种表达中,你希望他人怎么看,就是如何通过你的表达表露你的身份。你只要展示,就离不开伦理框架,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大的作为,都脱离不开这些。我在这点上还是比较清醒的。
邹: 在设计“鸟巢”的时候,有没有考虑风水?
艾: 风水是伦理的一部分,你不可能不想。就算是最坏的建筑,它表达的也是建造者对伦理的无知,缺少风水也是风水的一部分。
邹: 这是你和国外建筑师一起合作设计的,他们是怎么看这个建筑的呢?
艾: 和任何人的合作,如果这个合作是有效的,你必然是提供另一方没有的因素,否则有效的合作是不存在的。
邹: 你在这个建筑设计当中起了什么作用?好比说这杯水,虽然都是在沏这杯茶,是不是你决定了放什么茶叶?
艾: 中方的还是西方的都在问一个同样的问题,“你到底做了什么?什么是你做的?”这样表述是有问题的。比如说这个水,为什么放了这种茶叶,没有放那种茶叶,这不完全是由谁来决定的,实际上在这之外还有其它问题。是不是一定要喝,喝些什么,可能是有很多的。
在国家体育场概念最初形成的时候,我们彼此相当。不仅从通常的建筑师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在谈些哲理的话,就是从它的最原始性去谈。比如说诸多的合理性,地基是平的,还是隆起的,这个圆形是不是应该有方向性,它是不是和过去做过的形体有关。那么,这些类型都是会有不同的回答的。比如可开启的盖,它应该是一体化的,还是分离的,它的结构和出入方式又该如何,这些总体构成了一个建筑。
没有单项可以形成一个建筑,如果单项出来的建筑肯定是不好的,因为它忽略了其它方面的平衡。只有当很有经验和美感上有很强的总体考虑时,才能出来一个建筑,这个总体考虑又不能很简单。通常说,第一是不能这样,第二是为什么不能这样,第三是那应该怎样,第四是怎样才能那样,至少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思考必须是在诸多条件下同时完成,当不是两个人,而是很多人在讨论的时候,尤其复杂。比如说为什么叫“鸟巢”啊,这个网状结构到底是哪来的啊,所有的人都想知道,想把这个复杂的过程解释成容易,是很复杂的一件事。它体现在最后是非常简单的,简单到让人觉得没事似的。
邹: 鸟巢的基本构思造型是仿生吗?
艾: 不是仿生,它跟中国传统也一点关系没有。潜在的关系就不谈了──它可能跟月亮的引力跟流体力学都有潜在的关系,这个潜在多了去了。
邹: 是如何考虑周遍环境的?你是如何看待环保、采光、实用性和工艺性这些问题的?
艾: 环保、采光、实用性、工艺性,我们所用的名词在过去就是伦理,就是阴阳之说。技术发生变化,所以很多方式发生变化,只有一个真正完善的人,才能称为一个完善的作者。
邹: 今天的建筑跟传统的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艾: 你是说现在我们见到的那些建筑么?中国今天的建筑就是原有价值体系失去以后,新的价值体系没有形成之前的建筑。中国现在的价值体系是跟风或者拿来主义。中国实际上不存在今天的建筑,我们见到的建筑只能把它们当作某种现象的存在,而不能称之为建筑学的,它并不是在一个独立的意识形下出现的。中国并没有出现真正的价值体系,改革开放是建立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考上,如果一定要说特征,那就是混乱。建筑是给人用的,我们都在使用它,你也可以说它们都是好建筑,但它也可能更好或是更差。但是,要从建筑学的角度谈,你就要清醒地去谈一个建筑师是不是好的,他的工作是否对他人有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戏。
邹: 草场地外部全部采用青砖,建筑全部采取极简的方式。
艾: 这没有什么太大含义。这个青砖和方块建筑其实并不是怎么好的建筑,仅仅是因为便宜和施工简易──青砖本来就是北京最传统的一种砖嘛。你当然也可以盖成红砖绿砖,这也没有问题,
邹: 我和几个朋友都认为,你最早在“艺术文件仓库”做的建筑是中国当时最好的建筑,包括采光,包括两个墙之间隔一段距离这个理念,也就是,只有一只猫或狗能钻过去,但人是肯定钻不过去的。请你谈谈当时是如何考虑采光的。
艾: 我在做建筑总是想象着光的。人对光的认识和理解,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当代,都是特别的无知,利用和使用是很差的。人很怪,对自由的、无处不在的、白给的财富使用得非常地笨拙。在古代有用得很好的。
邹: 但是故宫的采光就不好,屋里的采光和你这里的完全不一样,它那种采光让人感觉很压抑。
艾: 是技术条件吧,这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需求。
邹: 它的通风也不好啊。
艾: 不会的,哪扇窗都可以打开,不可能通风不好。开顶窗在过去几乎是没有办法的,在没有出现沥青之前,屋顶没有防水能力,它是一定会漏的。我相信他那个屋子的光源从早到晚肯定是均匀的,并不像那种及时行乐,还是伦理问题。
邹: 西方人在建筑上是如何理解这个伦理的?好比说一个建筑,我们首先强调它的实用,中国古人强调一个伦理秩序。我想西方的建筑也有一个秩序在里面,他的这种伦理关系肯定和我们的不一样。他们的这种观念是怎么在建筑中体现的?
艾: 如果单谈建筑的话,建筑它就是一个实用器,谈建筑和谈家具或者谈服装没有差别。
邹: 我前不久从香港回来。香港给我的感觉是这个城市没有中景和远景。在香港走的时候,眼前就是楼,其它什么都没有了,我根本看不到空间的东西。
艾: 你可以从道路上看啊。
邹: 很弱很弱,我最多瞅到中景,绝对没有远景。我在香港感觉不安全。在香港的马路上走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一个过客一样,匆匆走过的过客,一点也没有这种稳定、归宿的感觉。这是不是工业革命对我们的一种摧残?
艾: 人始终是在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你的生活并不是都在走路,你在香港只是体验到走路而没体验到其它乐趣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你的问题肯定和李嘉诚的问题不一样。所以你要相信,人在这些问题上有盲区,有迷失,人是一直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我们有了所谓的现代生活,有了这样的楼房、这样的墙壁。你说你回到农村去,你走路是感觉软硬合适了,可是你其它的完蛋了,下场雨,你就陷在里面,过去一趟车,你就在灰尘里了。人们今天这样,不习惯也好咒骂也好,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是相对来说较好的选择。
邹: 你对建筑的基本理解是什么?你在设计的时候,基本的理念有哪些?
艾: 就是一个人可以容身之地。
邹: 那你是怎么设计的?
艾: 没有抽象设计,设计必然是根据需求,是根据他人的需求来设计。在这个社会上没有最好的建筑,没有标准的建筑,只有为了不同的需求的建筑。
邹: 有人说“鸟巢是最好的建筑。
艾: 他说的含义就不一样了。因为通常我们说最好的时候,是你把同类建筑放在一起比,你把体育场拿出来,它的理念、它的形态和它所代表的公共性,它有很多的优势,所以说它好。你不能够把它和一个卧室或者一个厨房比,那它就不是最好的了。
邹: “鸟巢”有没有考虑过国家形象?
艾: 没有国家的人,哪有国家形象?
邹: 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就是那个中国印,我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得很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看这个印,我们会首先想到中国。中国申奥绝对不是为了体现出希腊奥运精神,而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在强大以后体现出了一个国家倾向,它不是为了体育问题,所以它用了一个印章。印章是比较权威的一个含义,用了一个“京”字,“北京”的“京”字,这是一种国家权力在里头。你怎么看?
艾: 对我来说,国家就经常像是一个粪坑,我对国家倾向一点兴趣都没有。
邹: “鸟巢”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你有没有考虑过?
艾: 我还是多考虑一下自己的事比较好,这都考虑不过来了。
邹: 那今天就到这儿吧。
(2007年11月15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邹: 你怎么看中国建筑?
艾: 在钢筋混泥土出现之前,基本是木结构,在一个体系下,丰富完整,语言思路清晰。从来没有说是要有创造性,而更是满足了伦理的要求。伦理决定了中国的万物,建筑的一榫一卯,家具或服饰,态度和言语方式是完整的伦理之下。无论是官,是民,偏远的,贫穷的,只要是粘上了汉文化,与汉文化有交往的区域,都有它的一定之规,用同一套方式解释世界,解释人与外界的关系。
人造之物体现了人对秩序的理解,“君臣父子”这一套。拿块玉还要说“五德”,不过一块石头,只要碰过的东西都拟人化,直接讲跟人的关系。“梅兰竹菊”不是说对竹子有什么真正的兴趣,而是拟比人的内心情感理想的世界。这很特殊。建造的可能性就那么大,对天地宇宙的理解,是一个定式,一个非常局限的自由。中国人很享受这种自由,期望上升到一个秩序当中,这个秩序是不变的秩序。
邹: 你怎么看建筑中的审美性、实用性与环境的关系?
艾: 审美也是实用的一部分──审美和实用分开是西方的提法。当它是一个系统的时候,审美就是实用。百姓有很强的审美意识,穷人也穷讲究的,不只是一个特殊阶层的文化,是全民的文化。所以这个时候,帝王的意志和百姓的意志是相通的,无论是从孝道上,还是礼仪上都是互通的,文化在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邹: 那风水与建筑呢?
艾: 风水是人对处境和伦理的警觉,“方位”“时辰”“相背”都与风水有关,将宇宙不可能解释的、不可知的部分伦理化。从智慧的角度讲,它是试图将不可知的部分伦理道德化。
邹: 你也注意风水?
艾: 我不会去考虑,但一定是有的。择其善,避其害,都在其中,自然就会有这个能力,更是一种本能。
西方人认为一个建筑应该永久地存在下去。东方人认为这个东西周而复始,就是说,坏了可修,拆了可建,永久也办不到。存的是理念,不是物质的一个形态,只要“理”在,它就存在,理念变化,它就变化,要的是顺理成章,而不是满足它的外在的形式。今天这个理早就不在了,或者说支离破碎了。
邹: 从伦理系统的角度来讲,中国的墓式建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点,比如法门寺和十三陵的建筑。你认为在那个时代这种建筑就已经达到了一种成熟的状态?
艾: 墓葬最盛行的时候是在汉代。中国人很实用,那些皇帝的地下陵墓,虽然是把生前需要的东西放在里面,它还是在讲阴间这些事情。在对待死的事情上,大家都一样局促。
邹: 那秦始皇兵马俑那种建筑呢?
艾: 从建筑的角度来谈的话,墓穴就是个容器,承载了人对死后的一些想象,包括尸体处理的方法和陪葬品、生前用过的东西、它的仪式,见到只是现象,玉是摆在哪儿的,这个璧通常是在什么位置上,可是不知道它的理由。这个现象,中国人自己都解释不清楚。玉璧到底是什么?五花八门怎么说的都有。而这些同样的璧,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西北有,东南也有。在很多地方,广州到陕西到甘肃,它的做工和质地,是同一处制造的,就像钱币一样流通。
我没有见到过这方面有什么很好的学术文章,都是抄。比如璇玑是什么,都是只有猜测,说是宗教礼仪或者巫师所用。用它来怎么样,判断什么,没有很好的文字的东西。但是,那个东西本身的发展又特别成熟,太成熟了,成熟到像是一个文明的最后结果。这个物是存在的,但文字的记录是不存在的,像是天外飞来之物一样。
邹: 你觉得中国这种墓葬建筑跟希腊、埃及金字塔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艾: 是对“生”之外的想象。他们的仪式感更强,结构能力比中国人强。汉墓通常都挺糟的。中国没有结构太令人震惊的墓,规模大是有的,但是墓的结构和那些希腊的墓穴还是有区别。
邹: 我们就谈欧洲的吧。
艾: 就说罗马时期。至少他们在工程上的野心比中国要大得多。中国在商周的时候就形成了很强的伦理系统,尽管中国经过了很多的变迁、外敌的入侵或者说朝代的更替,但这个伦理没彻底断过,这个系统还是延续了。在西方,可以从罗马的遗迹上看到,它的建造的野心要大得多。罗马的一个澡堂子,它虽然也是砖的建筑,但它的跨度和高度不是正常人所需要的。走到它那个遗址里面,你都会觉得,这是什么样的人啊,人的体格没有发生变化,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空间,真不能想象。
古罗马的建筑,属于城市的更大的公共活动场所,比如说像斗技场、大道,还有征战回来的那种庆典,你是可以想象到的,它也有像议会那样的场所。建筑不是好坏,而是特征的问题吧,因为建筑是满足一个时代的特征、它的社会功能和伦理、人的自我身份。
邹: 但我感觉故宫很大。
艾: 故宫的面积很大,但是殿并不是很大。殿里面的梁柱中规中矩,没有太夸大,还是很谨慎的。谨慎的人替天行道,也得毕恭毕敬才行。我看故宫,它更大的还是体现一种秩序,方位、院落、格局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个尺度才能体现出这种秩序。它必须的台阶,它必须的大小比例尺度关系和秩序,绝对不可能用一个房子来说清楚的,它更需要心理的至上的秩序,比如说那些龙,并不是要满足奢侈。我觉得中国人在这点上是文明的,他更情愿去认为人的力量和情感是可以无限的,同样的在物质方面的现实却是很有限的。
邹: 西方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建筑与今天的现代建筑之间忽然出现了断沟。这中间有一种什么关系呢?
艾: 上世纪初的时候,人对自己是什么的认识已经发生了改变,视野扩大了,自信了。新的世界有了新的幻想,将来人会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下,已经看得清楚。个性解放,个人的自由,民主政治。工业革命让人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今天的信息时代,这种认识又一次被更大地强化。信息传媒使个人化真正成为了可能──之前的价值体系和权威仍然是靠财富积累来形成的权威体系,它的权利、自由甚至民主还是建立在一个旧的体系中──信息时代的来到使个人真正有可能,有途径,有技术支持,成为独立的人。这是历来的理想,但并不是历来的可能,今天是最有可能的时候。
邹: 你如何看西方的后现代建筑?
艾: 建筑和其它方面一样,就是重新洗牌,一个过渡期。人们已经认识到了由于现代主义和工业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系统已经陷于一个自我矛盾的危机中了。我觉得是一次打乱了重新洗牌。这个很快也就过去了,因为我觉得它是提示另外一个时代的到来。过去的不同系统和不同领域里的东西都可以拿来用,它的用法、它的伦理都不在意,因为那些东西说到底,都是对人类的一个束缚。我也没看过后现代的理论,我想象是这样的。
为什么人在争取自由之后都会陷入一种秩序?因为秩序是有效的,使这个世界可以被辩解。但是,当秩序一旦形成,人们又觉得不自由了,又要再回到反秩序的自由中。这是交替的,所以说后现代不可能持久。人的局限性一定是存在的,人对宇宙的理解也是,不可能说有一天我们理解都终止了,我们获得了所有的可能性和信息。不管是怎么样的快乐和庆典,最后都会落到一个很伤感的必然之路上。
邹: 你觉得后现代建筑是积极解放性的,还是隐含着一种消极的、未来必须要加以解决的性质?
艾: 我觉得它是对一个事情的总结吧,一种倾向。并不是由于有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才有了后现代主义,而是由于出现了很多结构和意图,这些方式和意图被我们定位为“后现代主义”。这个理论出现的时候,它基本就该结束了。
邹: 谈谈你的风格吧。设计“鸟巢”的原宗是什么?
艾: “鸟巢”不是个人的设计,是一堆人的工作。建筑离不开若干个主要因素。一是你的表达;这个表达包含了这个建筑的功能需求,你对这个事件的理解,然后才是你在诸多因数中选择最佳的表达。在这种表达中,你希望他人怎么看,就是如何通过你的表达表露你的身份。你只要展示,就离不开伦理框架,无论是待人接物,还是大的作为,都脱离不开这些。我在这点上还是比较清醒的。
邹: 在设计“鸟巢”的时候,有没有考虑风水?
艾: 风水是伦理的一部分,你不可能不想。就算是最坏的建筑,它表达的也是建造者对伦理的无知,缺少风水也是风水的一部分。
邹: 这是你和国外建筑师一起合作设计的,他们是怎么看这个建筑的呢?
艾: 和任何人的合作,如果这个合作是有效的,你必然是提供另一方没有的因素,否则有效的合作是不存在的。
邹: 你在这个建筑设计当中起了什么作用?好比说这杯水,虽然都是在沏这杯茶,是不是你决定了放什么茶叶?
艾: 中方的还是西方的都在问一个同样的问题,“你到底做了什么?什么是你做的?”这样表述是有问题的。比如说这个水,为什么放了这种茶叶,没有放那种茶叶,这不完全是由谁来决定的,实际上在这之外还有其它问题。是不是一定要喝,喝些什么,可能是有很多的。
在国家体育场概念最初形成的时候,我们彼此相当。不仅从通常的建筑师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在谈些哲理的话,就是从它的最原始性去谈。比如说诸多的合理性,地基是平的,还是隆起的,这个圆形是不是应该有方向性,它是不是和过去做过的形体有关。那么,这些类型都是会有不同的回答的。比如可开启的盖,它应该是一体化的,还是分离的,它的结构和出入方式又该如何,这些总体构成了一个建筑。
没有单项可以形成一个建筑,如果单项出来的建筑肯定是不好的,因为它忽略了其它方面的平衡。只有当很有经验和美感上有很强的总体考虑时,才能出来一个建筑,这个总体考虑又不能很简单。通常说,第一是不能这样,第二是为什么不能这样,第三是那应该怎样,第四是怎样才能那样,至少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思考必须是在诸多条件下同时完成,当不是两个人,而是很多人在讨论的时候,尤其复杂。比如说为什么叫“鸟巢”啊,这个网状结构到底是哪来的啊,所有的人都想知道,想把这个复杂的过程解释成容易,是很复杂的一件事。它体现在最后是非常简单的,简单到让人觉得没事似的。
邹: 鸟巢的基本构思造型是仿生吗?
艾: 不是仿生,它跟中国传统也一点关系没有。潜在的关系就不谈了──它可能跟月亮的引力跟流体力学都有潜在的关系,这个潜在多了去了。
邹: 是如何考虑周遍环境的?你是如何看待环保、采光、实用性和工艺性这些问题的?
艾: 环保、采光、实用性、工艺性,我们所用的名词在过去就是伦理,就是阴阳之说。技术发生变化,所以很多方式发生变化,只有一个真正完善的人,才能称为一个完善的作者。
邹: 今天的建筑跟传统的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艾: 你是说现在我们见到的那些建筑么?中国今天的建筑就是原有价值体系失去以后,新的价值体系没有形成之前的建筑。中国现在的价值体系是跟风或者拿来主义。中国实际上不存在今天的建筑,我们见到的建筑只能把它们当作某种现象的存在,而不能称之为建筑学的,它并不是在一个独立的意识形下出现的。中国并没有出现真正的价值体系,改革开放是建立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考上,如果一定要说特征,那就是混乱。建筑是给人用的,我们都在使用它,你也可以说它们都是好建筑,但它也可能更好或是更差。但是,要从建筑学的角度谈,你就要清醒地去谈一个建筑师是不是好的,他的工作是否对他人有益。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戏。
邹: 草场地外部全部采用青砖,建筑全部采取极简的方式。
艾: 这没有什么太大含义。这个青砖和方块建筑其实并不是怎么好的建筑,仅仅是因为便宜和施工简易──青砖本来就是北京最传统的一种砖嘛。你当然也可以盖成红砖绿砖,这也没有问题,
邹: 我和几个朋友都认为,你最早在“艺术文件仓库”做的建筑是中国当时最好的建筑,包括采光,包括两个墙之间隔一段距离这个理念,也就是,只有一只猫或狗能钻过去,但人是肯定钻不过去的。请你谈谈当时是如何考虑采光的。
艾: 我在做建筑总是想象着光的。人对光的认识和理解,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当代,都是特别的无知,利用和使用是很差的。人很怪,对自由的、无处不在的、白给的财富使用得非常地笨拙。在古代有用得很好的。
邹: 但是故宫的采光就不好,屋里的采光和你这里的完全不一样,它那种采光让人感觉很压抑。
艾: 是技术条件吧,这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需求。
邹: 它的通风也不好啊。
艾: 不会的,哪扇窗都可以打开,不可能通风不好。开顶窗在过去几乎是没有办法的,在没有出现沥青之前,屋顶没有防水能力,它是一定会漏的。我相信他那个屋子的光源从早到晚肯定是均匀的,并不像那种及时行乐,还是伦理问题。
邹: 西方人在建筑上是如何理解这个伦理的?好比说一个建筑,我们首先强调它的实用,中国古人强调一个伦理秩序。我想西方的建筑也有一个秩序在里面,他的这种伦理关系肯定和我们的不一样。他们的这种观念是怎么在建筑中体现的?
艾: 如果单谈建筑的话,建筑它就是一个实用器,谈建筑和谈家具或者谈服装没有差别。
邹: 我前不久从香港回来。香港给我的感觉是这个城市没有中景和远景。在香港走的时候,眼前就是楼,其它什么都没有了,我根本看不到空间的东西。
艾: 你可以从道路上看啊。
邹: 很弱很弱,我最多瞅到中景,绝对没有远景。我在香港感觉不安全。在香港的马路上走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一个过客一样,匆匆走过的过客,一点也没有这种稳定、归宿的感觉。这是不是工业革命对我们的一种摧残?
艾: 人始终是在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你的生活并不是都在走路,你在香港只是体验到走路而没体验到其它乐趣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你的问题肯定和李嘉诚的问题不一样。所以你要相信,人在这些问题上有盲区,有迷失,人是一直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我们有了所谓的现代生活,有了这样的楼房、这样的墙壁。你说你回到农村去,你走路是感觉软硬合适了,可是你其它的完蛋了,下场雨,你就陷在里面,过去一趟车,你就在灰尘里了。人们今天这样,不习惯也好咒骂也好,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是相对来说较好的选择。
邹: 你对建筑的基本理解是什么?你在设计的时候,基本的理念有哪些?
艾: 就是一个人可以容身之地。
邹: 那你是怎么设计的?
艾: 没有抽象设计,设计必然是根据需求,是根据他人的需求来设计。在这个社会上没有最好的建筑,没有标准的建筑,只有为了不同的需求的建筑。
邹: 有人说“鸟巢是最好的建筑。
艾: 他说的含义就不一样了。因为通常我们说最好的时候,是你把同类建筑放在一起比,你把体育场拿出来,它的理念、它的形态和它所代表的公共性,它有很多的优势,所以说它好。你不能够把它和一个卧室或者一个厨房比,那它就不是最好的了。
邹: “鸟巢”有没有考虑过国家形象?
艾: 没有国家的人,哪有国家形象?
邹: 北京奥运会的标志,就是那个中国印,我感觉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得很好。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看这个印,我们会首先想到中国。中国申奥绝对不是为了体现出希腊奥运精神,而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在强大以后体现出了一个国家倾向,它不是为了体育问题,所以它用了一个印章。印章是比较权威的一个含义,用了一个“京”字,“北京”的“京”字,这是一种国家权力在里头。你怎么看?
艾: 对我来说,国家就经常像是一个粪坑,我对国家倾向一点兴趣都没有。
邹: “鸟巢”和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你有没有考虑过?
艾: 我还是多考虑一下自己的事比较好,这都考虑不过来了。
邹: 那今天就到这儿吧。
(2007年11月15日)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