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ading...
Ad by
Ad by

骂人的章法

本文发表在 rolia.net 枫下论坛几十年前还是一位大虾, 弄了一部<骂人的艺术>出来. 想必看过的不多, 听过的不少. 所以有识人士的骂架方法从本质上逐渐开始进步, 越来越文雅, 越来越象新武侠电影里面飞过来飞过去的特异功能人士过招, 全是虚的.

其实, 直来直去未尝不是最佳方案之一. 比如说古希腊, 2个人互相看不过眼了, 你骂一句, 我骂一句, 最后旁边的饮料也开没了, 就开打. 好歹不能弄出人命啊, 于是一帮爱看闲戏的待业青年就围成一圈, 再叫个公认的老实人当仲裁. 打吧. 这一打, 就打到现在, 还进了奥运会, 美其名曰: 拳击. 可见直接面对面地开练, 并不会有失"艺术"风范; 隔山打牛神功, 弄不好也跟韦小宝的痞子打法一般. 所以不是形式问题, 还是内容决定性质高雅与否啊.

说起骂人, 去过的地方不少. 印象深的, 有好几个地方. 譬如苏州.

苏州人骂架是很好听的. 声音跟听扬琴差不多, 后来读<琵琶行>的时候就觉得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2个苏州女人骂架, 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你能看见的, 就是2片经过复杂的面神经支配的若干大小肌肉不断变换牵动的嘴唇, 上下轻盈地翻飞. 声带振动出来的音符, 在鼻腔里面再打个转, 混浊一些鼻音润色, 使声音免于轻飘无力的感觉, 经过嘴形的再加工, 变成明亮而不尖利, 婉转而不细微的话语, 而这些话语的成型效率之高, 也着实让人敬佩. 虽然快但依然一字一句清晰可辨, 让同行的本地人可以很悠闲地喝着茶, 在石头桥边的饭馆里跟我们解说吵架的内容. 至今我还认为苏州女人拥有全中国最灵巧发达的面部肌肉和最细嫩耐用的声带. 常言都说"苏杭出美女", 除了鱼米之乡的便利, 恐怕这或多或少也得利于勤奋的骂架练习而致吧. 姑妄揣测.

这是女子的骂架. 但凡男子的骂架, 重庆男子是绝对的可以一观. 对比苏州女子和重庆男子的骂架, 通常会让我想起<射雕英雄传>. 古灵精怪的黄蓉可以玩一套花俏的落英掌法, 老实的郭靖就只能玩一板一眼的降龙18掌.

重庆人骂架也的确如此, 除了全国普遍通用的3字真言, 你还真难得能听到几句高绝的话出来. 比如说甲和乙对骂, 通常第1句甲会以3字真言开头, 然后迅速告诉对方为什么开骂. 乙不服, 即便理亏, 也以3字真言回敬, 顶多搭句"活该"作添头. 甲更火, 再次强调自己的合理性, 并在完整陈述句前后, 各使用1次真言以作声势强调. 乙不屑, 一边挺胸昂首表明自己不是孬种, 不怕威胁, 一边礼尚往来地把真言如数奉还. 这时候, 差不多周围的人也被2位洪亮的嗓门吸引够了, 就地围出直径5到10米的圈子. 当事人互相看看, 便直接开始物质接触. 简单利落, 的确不失大家风范.

由此可见, 骂人还是有章法的. 章法虽然多, 就跟武功门派多一样的道理, 不管你少林武当, 青城娥眉, 南拳北腿, 总有个基本的几条道理.

骂人的第一章法, 就是要指明道姓. 告诉对方, 我说你哦, 你最好注意听. 对方如果不应战, 那无非是理亏, 或者自个儿看看体形, 觉得万一开打讨不了好, 开溜, 那不在讨论之列. 要是在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嘟嘟囔囔, 哼哼唧唧, 又忍不住提高嗓门地保持含糊度, 让周围的人听着莫名其妙, 就有失骂架的道德. 兵法还有云"名不正而言不顺", 不指明道姓, 即便是文革时期贴大字报的也不屑而为. 是为骂人第一不齿之事. 匿名骂人, 之所以也为人所不齿, 也无非因为骂架双方, 虽然指出了对方的名姓, 却漏了自己的名姓. 之所以会退而居其次, 是因为不指明对方, 多半是自知心虚理亏, 不指明自己, 则还更有怕事胆小的成分.

这章法第二, 则必须平等相待. 苏州石头桥上, 桥上的骂桥下的, 桥下的自然都会走上来几步, 也都是这个道理:" 骂架归骂架. 管你是MBA还是学精神分裂的, 你可没高我哪里去, 有话摆明了." 如果骂架一方自视高对方一等, 或高瞻远瞩也罢, 或胸有城壑也罢, 其实, 最多也不过是一番精神自恋, 不敢当真把自己的道理摆出来让人讨论, 如果拿出来了, 弄不好会落个"夜郎自大"的名声.

反正写到这里, 自己也先乏了. 看看自己, 骂的谁, 我也没指明道姓出来. 看来凡事必须从自己做起. 万古不变之真理也.

更多精彩文章及讨论,请光临枫下论坛 rolia.net
Modify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