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topic has been archived. It cannot be replied.
-
枫下家园 / 生活杂事 / 关于美国社会的一些知识,推荐几本书给大家:林达先生的<<近距离看美国系列>>http://www.shuku.net/novels/oversea/linda/linda1/linda1.html
http://www.shuku.net/novels/oversea/linda/linda2/linda2.html
http://www.shuku.net/novels/oversea/linda/linda3/linda3.html
-scorpio(scorpio);
2001-7-8
{184}
(#124256@0)
-
有些看过,不错。飞翔的鱼应该去看一看。
-syhhy(steed);
2001-7-8
(#124286@0)
-
看了第一章,没心思再看了。破书。另外我跟你有代沟,以后不要烦我。
-foureyecatcat(飞翔的鱼);
2001-7-8
(#124413@0)
-
agree, more than 10 generations.
-syhhy(steed);
2001-7-8
(#124429@0)
-
你去看看那是哪年的老黄历了?“但是要论及国际大都市的国际化,无论上海或是北京都无法与纽约匹敌”整个一个放屁!!北京上海哪一点比不上纽约????老外都承认上海很“fashion",”很贵“(同学说的)。中国人到反过来贬低自己。TNND!无知!!
-foureyecatcat(飞翔的鱼);
2001-7-8
(#124444@0)
-
没看这本书,不过要说“国际化”,人家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000(老九);
2001-7-8
(#124446@0)
-
不同意。
-foureyecatcat(飞翔的鱼);
2001-7-8
(#124457@0)
-
你觉得上海的“国际化”可以跟纽约相提并论吗???
-000(老九);
2001-7-8
(#124462@0)
-
怎样算国际化?消费水平,物质丰富程度,经济的发达程度,城市建设,上海哪一点比不了?
-foureyecatcat(飞翔的鱼);
2001-7-8
(#124468@0)
-
算了算了,懒得跟你讲了,用你的话说是“有代沟”, 哈哈
-000(老九);
2001-7-8
(#124471@0)
-
先说说你去过纽约吗?
-luoboyang(萝卜秧);
2001-7-8
(#124503@0)
-
上海,纽约,我都没去过。
-foureyecatcat(飞翔的鱼);
2001-7-8
(#124520@0)
-
嘿嘿,那你来这里之前你能想象到多伦多是什么样子么? 所以你必须‘近距离‘看它们,上海,纽约。。。必须真正地生活在一个地方你才能感受别人所描述的种种。
-luoboyang(萝卜秧);
2001-7-8
(#124531@0)
-
萝卜秧同志,这书不是讲纽约的,也不是讲某一个城市的。强烈建议阅读!
-pazu(InTheSky);
2001-7-8
(#124537@0)
-
这书是你写的?就是不读,让你卖不出去,嘿嘿
-000(老九);
2001-7-8
(#124542@0)
-
以前没见过你这名,你Y很象前两天的一个GUEST。
-foureyecatcat(飞翔的鱼);
2001-7-8
(#124550@0)
-
嗨,小弟弟怎么说话呢!
-luoboyang(萝卜秧);
2001-7-8
(#124557@0)
-
可怕的是,她是小妹妹!
-guest:guest;
2001-7-8
(#124563@0)
-
小鱼啊小鱼,别整天跟人家学丫呀丫的,有时间多学点东西//我从来不用guest发言,今天喝了几瓶酒高兴多说几句话,以后保证不跟你罗嗦了
-000(老九);
2001-7-8
(#124558@0)
-
别激动,我知道,我读过。我只是告诉飞翔的鱼不要轻易地说什么代沟,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夜郎自大。多走走,多看看。。。(我怎么那么老气横秋的啊。。。)
-luoboyang(萝卜秧);
2001-7-8
(#124553@0)
-
老了老了啦~~~hoho~~~~//hand
-pazu(InTheSky);
2001-7-8
(#124565@0)
-
"不要轻易地说什么代沟"? 只要和飞鱼有不同意见就是有代沟, 就是你老了.
-winterblue(winterblue);
2001-7-8
(#124566@0)
-
hohoho
-susse(半鲜);
2001-7-8
(#124648@0)
-
我来了之后,对多伦多很失望,因为没我想象的好。上海的生活水平怎么样,你问问上海人就知道了。
-foureyecatcat(飞翔的鱼);
2001-7-8
(#124545@0)
-
不知道你多大,也不知道你到多伦多多久。但你的思维方式好像teenager,就是从表面下判断,然后不顾一切的宣扬自己的观点,显得很强烈,实际上不太经过大脑——请原谅,没有冒犯之意。但请考虑一些深层的东西会更好。
-guest:Mountain;
2001-7-8
(#124567@0)
-
但是! 上海脏,人多,喧嚣,空气污浊,绿化少,小街小巷衣物随处挂。(我去过不下三次,浦东还算行) 但愿没伤害你的故乡情结,其实大半个中国都这样。
-lily.m(july);
2001-7-9
(#124736@0)
-
去过没去过不重要, 重要的是看来你也和飞鱼有代沟.
-winterblue(winterblue);
2001-7-8
(#124528@0)
-
在地铁里,你常常听不到英语,但是你有可能听到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远在300多年前的1673年,当时这个城市里还只有8000个居民,就已经有十八种语言。现在,这个城市甚至有170种不同民族的社区。所有国家的移民就这样聚居在一起,洋洋大观。
-rollor(Rollor);
2001-7-8
(#124485@0)
-
他这是什么观点,照他这意思,东京,香港,就不算国际化大都市了?这俩地方也听不到那么多种语言吧!!!
-foureyecatcat(飞翔的鱼);
2001-7-8
(#124487@0)
-
ROLLOR 同志你就别掺和了. 你跟飞鱼也有代沟.
-winterblue(winterblue);
2001-7-8
(#124498@0)
-
I dont think you can use this to measure a international city.
BTW,you can hear English in subway,but not so often.
-goodbaby(小宝);
2001-7-8
(#124504@0)
-
老朽本不敢再出来,看你们吵得这么热闹,实在心痒难耐,给你们个参照标准:广州的口号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这说明她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国际化大都市,北京,上海,纽约有没有这口号,咱不知道.
-syhhy(steed);
2001-7-8
(#124538@0)
-
别说国际化,上海“全国化”才刚刚开始——别忘了几年前在上海如果不说上海话,就会遭人白眼。离国际化还差得远,国际化决不是卖的东西多,高楼多能代表的。看看上海街头的女孩子穿着晚礼服逛街的。
-guest:Mountain;
2001-7-8
(#124539@0)
-
再看这句:“实际上,一些华裔看不起黑人,常常只是因为黑人比他们穷”。我可从来没看不起黑人过,不知作者说的华裔是谁。就算有一些黑人招我厌烦,也绝不是因为他们穷,是因为有些黑人举止粗鲁无礼。因为穷就看不起,至少我没那样过!!作者真能造华裔的谣。
-foureyecatcat(飞翔的鱼);
2001-7-8
(#124452@0)
-
只见蚊子,不见森林。
-pazu(InTheSky);
2001-7-8
(#124464@0)
-
算了,作者说的都是老黄历了,我跟他/她有代沟。你同意作者,那我跟你也都代沟。代沟是永远解决不了的事。看来你接受不了什么新观点了已经,老了贝。不跟你说了。
-foureyecatcat(飞翔的鱼);
2001-7-8
(#124470@0)
-
你知道这书讲什么吗?你才看了第一章。
-pazu(InTheSky);
2001-7-8
(#124473@0)
-
How old are you? Sounds like teenager. You came here with your parents?
-guest:shortVisit;
2001-7-8
(#124525@0)
-
我觉得林达先生所指的华裔并不是单指大陆人,也许港台人更多些。“一些”华裔看不起黑人,“常常”只是因为黑人比他们穷。两个限定词放在这里,如果你觉得他在造谣,那也只是在造“一些”华裔的谣。
-scorpio(scorpio);
2001-7-9
(#124789@0)
-
现在上海是赶上来了,so what? 这里讲的是美国社会背景,上海赶上来和这书是不是过时并无关系。
-scorpio(scorpio);
2001-7-9
(#124787@0)
-
绝对好书,吐血推荐!
-pazu(InTheSky);
2001-7-8
(#124328@0)
-
另外,有条件的建议买正版!
-pazu(InTheSky);
2001-7-8
(#124330@0)
-
好书! 我几年前看的时候感慨万千!
-cocacola(cocacola);
2001-7-8
(#124375@0)
-
//hand,这几本书是点燃我出国念头的星星之火的其中几点啊。
-pazu(InTheSky);
2001-7-8
(#124548@0)
-
2001年被杀旅美大陆学人遗孀揭露美国警方栽赃
1992年有一个轰动全国的案子,发生了枪战。最后造成一名联邦探员和威夫
的妻子及14岁的儿子在美国公民私人住宅之中的混战中死亡。政府已经付给威夫的一家310万美元的赔款。
-guest:guest;
2001-7-8
{3967}
(#124626@0)
-
第一个例子,政府是为“打死了他的妻子和未成年的儿子”赔的款。这和第二个案例的性质是完全两样的。如果第二个案例里打死的是他们的另一个孩子,那结果就和现在完全两样了。
-scorpio(scorpio);
2001-7-9
(#124780@0)